古話說得好:在其位謀其職,說的便是工作中一定要有所為,實幹才是身在其位最重要的一種精神。隻可惜很多人總認為忙碌讓自己疲憊不堪,沒有太優秀的業績卻始終沒有提升自己的作為,管理者要破除這類觀念,員工會真正明白自我學習才能有所為。
沒有作為,就沒有未來
實幹精神是做好工作的基礎。實幹精神最基本的就是要做事,做事是實幹的最初要求。想做事是有所作為的主要表現,而做事的前提是要認識自我,了解工作。
工作太累,工作太難,太壓抑,讓很多人無法正確地麵對工作,合理地評價工作,總之在工作麵前,有不少人都無法正確認識它的實質,並因此逃避工作中的問題。逃避問題本身並不可怕,逃避成長才是最可怕的。
評價工作,評價自我,需要用一種並不好高騖遠的心態,不妄自菲薄的姿態去評價。急功近利和怨天尤人都不是正確的態度。
客觀評價自我還需要認識工作實質。工作通常占去了人生的大半時間,這麼長的時間,不但關係了自己一生的理想、目標、榮譽、成就和價值,甚至和自己的財富、地位、名聲、收入、房子、假期都有非常大的聯係。花費了大半人生的工作,如何能和人生的幸福無關呢。照這麼說的話,工作顯然是決定人生幸福的頭等大事。
隻不過能夠準確評價自我,並從職場當中脫穎而出的人實在不多。大部分的普通人是無法在工作中功成名就的。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工作是一個謀生的手段,和其他手段沒太大區別,更何況有很多人把工作視為無奈之舉,一生碌碌無為混到退休。這些無所為的人生看起來實在沒有價值,那究竟是為什麼會如此呢?
同樣是工作,為何有些人總是熱情萬丈,喜歡迎接挑戰,另外一部分人卻總是在應付差事,逃避自己的責任,或是把責任推給其他人?如此大的差距是由於什麼造成的?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工作的實質是什麼?
工作的本質就是解決問題,它需要的是能夠有所為的人!
鬆下集團的總裁鬆下幸之助說過:“工作就是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最終解決問題的一個過程——晉升之門將永遠為那些隨時解決問題的人敞開著。”可見工作的實質就是要把問題解決好,這需要工作中的人能夠主動行動。有些人認為,工作不過是完成任務,自己照著領導所說的去做就好了,不需要自己去思考任何問題。事實卻並非如此,由於工作實質的存在,缺乏能力、經驗、智慧、幹勁等等的員工是無法領會工作的真諦,他們也不可能真誠地去麵對工作,客服困難,解決那些妨礙自己實現目標的問題。
領悟不到工作真諦的人往往都是在應付工作,他們要不然就是把個人問題視為工作問題,要不然就是誇大或忽略工作中的問題,總之他們不會有所為地去解決為問題。處於應付的姿態去麵對工作,仿佛工作中的問題是中始終存在,總是層出不窮,困難也是接踵而至。隻不過當遇到困難時,普通人通常都會習慣性地認為是解決問題的人應該是上級或是老板,而不是自己。自己要做的就是躲過這些問題,避免犯錯誤就好。不犯錯誤,上級或是老板就不會怪罪自己,自己也不會因此被解雇。但是現實告訴人們,不論是工作還是人生,成功和失敗的根本區別就在於能否勇敢地麵對款案和解決問題。成功者能夠闖過一個又一個的難關通往勝利,而失敗者隻會像駝鳥一樣把頭鑽進沙子裏,對問題視而不見,隻想著如何推脫責任,讓別人去解決問題。
一個工作高效且工作有成效的人,很多人稱之為走向成功的幸運兒。可是,他們沒看到這些人都習慣去解決為問題,從不回避問題,也不懼怕困難。善於思考的他們,習慣於透過現象看本質,再從中找出最合適,最有效地解決問題的辦法。所以,他們常常能克服別人所克服不了的困難,解決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
工作中難免出現各種問題,這和人生中難免出現各種麻煩是一樣的意思。因此,對任何一個組織來說,員工能否直麵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能否有熱情去解決工作中的問題,都是組織消除障礙的一個重要途徑。至少到現在,這世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敢說自己在工作中完全沒有困難和問題存在。
解決問題,不能逃避或是推脫,這都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有了問題,就怪罪自己的上級不夠開明,怪各種條件和環境不夠周全,怪同事不夠配合,本身這些怨氣就不是麵對問題的正確心態,何況還要解決問題,更是沒有任何好處。隻有愚昧的人才會成天抱怨,問題不但沒得到解決,卻總是越來越嚴重,明智的人絕不會這麼幹,他們會先找到問題的關鍵點是什麼,了解失敗的原因,積極改進。
真正想幹事的人,能夠在工作中認識自我,人事工作,有作為,為自己和企業排解問題。在工作重要成就自己的夢想和報複,就必須從實實在在地做事開始。
拒絕不作為的做好辦法就是給自己找點活好好幹幹。
不作為的表現是什麼,什麼樣的人才是有所作為的人呢?其實兩者的區分非常明顯。可惜的是有些人卻常常處在不作為的狀態中全然不知,更甚者有些人還不以為然。因為他們總在抱怨公司不好,環境不好,同事不好等等妨礙了自己的成長,卻不知道實際上這不好那不好的狀態是自己給自己的,而不是別人強迫給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