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軍是一個對工作充滿激情的人,這點相信沒人會去否認。年輕時的他為了盡快掌握車身修複技術,幾乎犧牲了自己所有的業餘時間,一心撲在工作上,不管上班下班都把精力放到車身修複工作上。他曾經為了實現隻做展車的夢想,虛心向外籍技師學習技術。外籍技師開始動手幹的時候,他就很專心,很認真地在邊上仔細觀察;外籍技師一停下活,他就在自己準備的本子上記下了所有的要點和重點;外籍技師下班了,他還在廢件上不停地鼓搗、琢磨,權當練手。俗話說,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王洪軍憑借著滿腔的熱情和自己的不懈努力,過了不久就掌握了最高難度的展車製作方法。他在實踐當中改造了許多工具,製作Z形鉤、T形鉤、打板等單件工具發展到多功能組合工具,累積了不少實踐經驗。
不可否認的是,王洪軍如此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的動機在於激情,有那份對工作的激情,他全身心地撲在了工作上。誰都知道缺少激情就缺少了根本的動力,不可能去學習,去創造,所謂在平凡崗位上創造輝煌的事情就更無從談起。
可以想想王洪軍要是嫌棄鈑金整修崗位工作又苦又髒又累,總在敷衍應付的話,或是朝秦暮楚,想著要跳槽,那還能有接下來的這一個又一個的發明創造嗎?他還能與那麼多的科學家一起站在國家科技殿堂的最高領獎台領獎嗎?
有些人認為,成就一番事業必要站在很高的起點上。事實並非如此,平凡的崗位上也能夠有大成就,大作為,這不取決於崗位的高低,隻取決於自己是否能靜得下心來,用飽滿的熱情去麵對工作。別讓自怨自艾的情緒浪費了自己的時間,虛度了自己的年度。王洪軍的事跡就證明了這一點,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責任心可以點燃自己的工作激情,哪怕是再平凡的工作也能有一番成就。
工作中激情好比是靈魂,工作中失掉激情,好比是失掉了靈魂。工作有了激情,一切意想不到的收獲或許就會降臨。
第三,培養自己的工作激情。
激情和職業發展有很大的聯係,缺少激情的執行,結果可想而知。
上麵已經提到,一般初涉職場的人渾身都有使不完的勁兒,漸漸地就沒幹勁了,工作業績也開始下滑。這就是工作中的低穀。該怎麼樣才能把自己抽出工作的低穀呢?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培養自己的工作激情。
美國著名激勵大師博西·崔恩花了很多年的時間研究如何培養個人的工作激情,他的研究結論主要有以下幾點:
1.要改變自己慣有的看法。一般人認為,工作興趣會激發工作激情,當興趣消失了,工作激情也會慢慢消亡。這種觀點在崔恩看來是不對的,必須改變。工作興趣固然對激情有一定的激勵作用,隻不過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可以慢慢維持的,在工作中發現和培養自己的興趣才是激勵自己產生激情的主要方式。
2.把工作當做一項事業。工作如果隻是單純的工作,很多人是提不起興趣的,一般的謀生手段讓很多人都習慣去敷衍對付。但是事業就有所不同了,工作無法產生的激情,在事業上是可以產生的。事業可以讓自己體會到自己所從事的是一份有價值、有意義的工作,為事業而打拚的人能感受到,做好一項工作是一種使命,隻有事業才是成就自己的最終途徑。
3.要不斷地給自己找下一個目標。新的目標是激勵自己源源不斷地產生動力,工作起來才有高漲的熱情和方向。
4.與激情人士為伍。在一個富有激情的圈子裏很容易受到其他人的感染,激情本來就是可以相互傳遞和相互感染的情感,經常與激情人士為伍,自己也會開始變得激情四射。
5.要釋放壓力。工作中的壓力是很常見的,這並不可怕,怎樣正確地排解和釋放壓力是必須學的一項技能。壓力被排解出去之後,激情才能重燃。
6.切忌自滿。工作中最怕的不是壓力,而是自滿,自滿容易造成不思進取的情緒蔓延,那喪失激情是意料之中的事。不斷進去的人是不能自滿,他們要更上一層樓,這樣的人,激情之火永不熄滅。
工作中所有的驚喜都來自於激情。激情並非與生俱來,而是要在培育、點燃當中產生。學會點燃自己的工作激情吧,奇跡就會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