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不出問題少不了我”——破除等靠心態(3)(1 / 3)

曾經有人說過,要是把自己的公司當成家,自己就會被公司視為家人,要是隻把公司看成是旅館,那麼公司也會把自己視為在旅館暫住的可人。這種關係是相互的,就好像想成為贏家,首先要讓自己成為專家,而要想成為專家,就要先把自己的公司看成是自己的家。身為企業的一員,要問問自己是否能夠讓“企業成為我的家?”這個問題隻能由自己來回答。在公司裏,有主人翁心態比什麼都要重要,自己若是願意成為企業這個大家庭的主人,就要在這種精神的指引下做好自己應該做的每一件事情,並持之以恒地麵對每一件工作和每一項任務,這是把公司當家應有的姿態。實在做不到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的話,那就注定隻能是如企業長遠發展曆程中的一個匆匆過客。

任何一個組織在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層級和每一個階段都應重視的問題是執行力問題,無論以什麼形式參與到這個組織內部的所有成員都應共同擔負起責任。

在組織內部,處在不同崗位,執行不同任務的人都有自己各自的責任,都有自己份內需要承擔的事情。做好份內的部分,是職業的基本要求,也是執行力表現的基本要求。

時常聽人們說要“在其位而謀其職”,要是有人“在其位而不謀其職”或“在其位而亂謀其職”,結果隻有一個,那就是失職,還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最近幾年有不少可怕的災難性事情發生,都是因人為失職而造成的不可挽回的事故,例如交通事故、煤礦坍塌、火災等重大事故。一點小小的失誤就會帶來巨大的損失,此時的就不僅僅是財產,而是要付出生命的代價了。

每一次慘痛的教訓都在提醒著大家“責任重於泰山”,還在警示著世人執行的第一步是要履行自己的指責。

在一個封閉的組織內部,不同崗位對組織執行力所起到的影響力是不同的,但缺一不可。其中哪一個崗位上的人不謀其職的話,就很容易影響這個崗位對組織執行力的作用,整個組織就會因此出現一些問題。一個崗位的價值無法在合適的員工的工作下得到充分體現的話,組織的執行力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的。

把組織比喻成結構嚴密的整體的話,工作任務各異的崗位就仿佛是這個機械整體中的構成元件,一個元件的運作一旦出現問題,就會牽一發而動全身,波及整個組織的運作,甚至顛覆整個組織!

所以,在組織內部必須要求員工們在其位謀其職,這要求並不過分,而且是合情合理的。現實當中,不少組織內部的呃成員盡管身處某一個崗位,卻始終朝秦暮楚,並不專心於自己的工作,不主動工作,卻期待極其的出現。還有人希望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哦在哪個想著有一天會有好的的機遇降臨,期望東邊不亮西邊亮,孰不知沒了太陽,東西兩邊是都不會亮的。

曾經有人請教成功人士,想知道個人與崗位之間的關係究竟是什麼。他問道:“是什麼讓你在這個崗位上穩如泰山呢?”

成功人士這樣回答道:“工作的時候,就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認認真真地隻做一件事,那就能做得盡善盡美。說得簡單一點,就是那句話在其位就要謀其職。”

毛主席說過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事實上,有了認真的態度,隨時隨地保持緊迫感,完成工作以後先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已經盡力了,是不是已經做好了,對改進自己,完善自己有很大的幫助。

不等不靠,要務實事幹

解決組織內部的問題,是成為公司中一個頗受重用的人的基礎條件。不能解決企業或是組織內部的問題的話,隻停留在口頭上,那就是口號主義。企業或是組織出現的問題總是需要人去解決的,否則隻能在停滯在原地躑躅不前,解決了就能繼續往前走。所以組織需要那些能夠有能力和素質解決問題的人才,這些人的存在價值就是為了企業和組織解決問題。爭取做一個實幹型的人才吧,做個能幫自己的組織解決解決問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