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玉鄉聽聞(2 / 2)

李正想了想說:“有是有,但是不在於田縣城這邊,你們需要到博斯坦鄉去找,或者是到山腳下的一些村莊去找。那邊很多村民都是在半山腰進行放牧,或者是進山采藥的。”

我們謝過了熱情的維族大叔,雖然現在是十月份,但是沙漠中的溫度還可以。我們扯著這幾天還有心情,就到於田的夜市上逛一圈,這裏的羊肉串棵烤全羊可是最正宗的。幾個人半條街還沒有走下來,就已經撐得快要走不動了。

第二天就是李正所說的於田縣的巴紮,就是我們這裏隔三差五的集市。我們到了那裏,看到到處都是趕著驢車來參加巴紮的維族群眾,還有很多新疆建設兵團農墾工人。半月一次的集市讓於田周圍幾個鄉鎮村莊的人都來了,這也是采購生活用品和賣出自己產品的日子。

徐平看著這一幕說:“這就是你說的那個馬紮,怎麼這麼多人。”

萬俟珊珊笑著說:“不是馬紮,是巴紮,維語的意思就是集市集會。是這裏的少數民族為了出售並且購買商品從而形成的一個約定俗成的集市,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

徐平點頭表示明白:“巴紮,我還以為是巴紮黑呢。這就是我們淄城那邊說的趕大集啊!”

我對他們說:“好了,咱們趕緊買上我們需要的東西吧,然後下午去博斯坦鄉,希望能夠找一個熟一些向導。”

在於闐這個巴紮上有一處地方擺放的全部都是玉石,雕琢好沒有雕琢的,已經切開的原石和像是普通石塊一樣沒有動的原石。一些攤販那裏擺放著各種樣式的手鐲、吊墜還有其他的一些小玉器,在陽光底下琳琅滿目奪人眼球。來自全國各地的玉石商們都三五成群的圍在自己想要購買的玉石攤前,相互討論和說著最近的聲音。

這些發出溫和光芒的玉石對於女孩兒來說是最大的吸引力,萬俟珊珊問我:“都說和田玉是世界上最好的玉石,在這裏買玉石肯定不吃虧,都是最好的。”

我搖頭否定她的說法:“你也是大家出身,應該對珠寶之類很了解。不要以為在產地買玉石就一定會是好的,弄不好也會被騙的。”

“這裏的東西也有假的?”萬俟珊珊奇怪的問我。

萬俟珊珊不明白這很正常,向她這種家庭,一說要定製珠寶什麼的恐怕世界上出點名的珠寶商都會趕著上門的。那些大珠寶商們肯定不敢糊弄這些家庭,不然吃不了兜著走。所以萬俟珊珊他們對真假沒有什麼感覺,但是在這裏就不同了,這裏魚目混珠,買到假貨是非常正常的。

“這裏要是真的有那麼多假貨,政府部門就不管嗎?”萬俟珊珊問我。

這個不用我回答,徐平就可以回答了:“肯定不管,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對於賭石這種做法都是合法的或者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新疆的和田玉和雲南緬甸的翡翠,這兩種寶石的賭石在世界上可是大大有名。對於賭石這種東西,都向來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要是碰到假貨了,就怪你自己看走了眼,要是真貨那麼瞬間就成了富翁。”

唐雲馨也跟萬俟珊珊解釋說:“這裏是玉石原石的出產地,八成以上的交易都是未進行加工的玉石。這不像是我們在珠寶店買到的玉石飾品,那些都有珠寶鑒定中心的鑒定,要是假的就會砸牌子的。另外珠寶店還會給你開發票,你看看這裏有開發票這回事嗎?比碩士開發票,就算是價格也是不拿到台麵上的。”

一般在進行玉石交易的時候,根本不能像是在菜市場買菜一樣,你出一個價格我來還價,在菜攤前麵吵的熱火朝天。這裏所有玉石交易的時候,都不會說話進行報價。有的人還是用老一套的袖口還價,有的人可能先進一些直接在計算器上按上數字拿給對方看。必看這群人有的人穿的普普通通的,弄不好這些人就是一個身價上億的玉石商。在新疆這邊做玉石生意的人被敲竹杠子的人多了,不顯山不露水才是最安全的。

我這個時候對兩眼冒光的萬俟珊珊說:“這裏麵很多不是和田玉,有些甚至連玉都不是,就是一些石頭沁的色扔到油鍋中炸的。”

“這些玉石不是和田出產的?”唐雲馨也有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