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rea(韓國)”貝利念出了紙條上麵的字。聽到這個名字,無論是裏皮,還是阿拉貢內斯,或者是斯科拉裏,當然還有他們各自的隨行人員和他們國家的觀眾一樣,苦笑著。這是一個最好的簽,同時也是一個最壞的簽。

最壞是因為韓國隊是第四檔次的隊伍中實力明顯最強的,看他們上屆世界杯第四的戰績就足以印證這一點。也許和韓國相比,他們更願意和那些他們原本最畏懼的第一次進入世界杯的未知對手交手。

而說他最好,則是因為這三支球隊可以通過比賽證明些什麼。也許他們之中隻能有兩支球隊出現在16強的賽場上,但是對於上屆世界杯裏三個國家的那些老將,這次卻是最好的證明自己的實力機會。當然,還也許他們之中隻能有一支球隊進入16強,不過他們可從來沒有人這麼想過。

與這三支球隊轉悲為喜的態度相比,可憐的韓國主教練,63歲的荷蘭人艾德沃卡特卻像是一下子被這個消息嚇懵了。“自作孽,不可活啊!”當他最後一個走出會場的時候,長時間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的他,隻能用家鄉話做了這番感歎。

在之後的抽簽中,冷興一直呆呆得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雖然已經進入到了第四檔次的抽簽,但寫著中國隊名字的那張紙條卻始終沒有被抽取出來。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了,一支又一支的球隊被抽選了出來,而中國隊始終還沒有被選中。

當前法國球星普拉蒂尼走上了舞台的時候,票箱中僅僅還剩下兩張紙條,一個是安哥拉隊,另一個就是中國隊。“這即將是結束的一刻,普拉迪尼先生會為英格蘭和塞黑這個小組帶來哪個對手呢?”儀式進行到了這個時候,就連解說員都已經沒有什麼激情了。

“Angola(安哥拉)”普拉蒂尼緩緩的念出了這個名字。

當然,後來寫著中國的紙條還是被象征性地抽了出來,不過儀式實際上已經從普拉蒂尼的那句話開始便結束了。

當32支球隊的人員魚貫走出抽簽會場的時候,他們手裏都拿著一份由國際足聯提供的分組表格,上麵寫著2006年世界杯各個小組的分組情況:

A組: 德國,烏克蘭,伊朗,加納

B組: 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韓國

C組: 捷克,日本,瑞士,波蘭

D組: 阿根廷,瑞典,哥斯達黎加,克羅地亞

E組: 巴西,威爾士,厄瓜多爾,多哥

F組: 荷蘭,墨西哥,突尼斯,科特迪瓦

G組: 英格蘭,塞黑,澳大利亞,安哥拉

H組: 法國,美國,巴拉圭,中國

而表格的後麵則寫著16強和之後比賽的隊戰情況。當然,這個表,是空頭的:

A組第一vsF組第二,的勝利者迎戰,C組第一vsH組第二,的勝者

F組第一vsA組第二,的勝利者迎戰,H組第一vsC組第二,的勝者

並在這兩個最後的勝利者之間進行一場半決賽。

B組第一vsE組第二,的勝利者迎戰,D組第一vsG組第二,的勝者

E組第一vsB組第二,的勝利者迎戰,G組第一vsD組第二,的勝者

並在這兩個最後的勝利者之間進行一場半決賽。

而最後的決賽就是在這兩場半決賽的勝利者之間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