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魔鬼訓練(1 / 2)

2006年12月16日,對於中國足球和這批中國國家隊的成員來說是一個裏程碑似的日子。不過這個裏程碑可未必讓他感到高興。

中央電視台意大利甲級來賽轉播組成員準時來到了訓練場地,其王牌主持人黃健翔先生和多年的特約嘉賓張路先生已經坐進了轉播席,他們也許是正在準備用特有的調侃方式解說這場肯定會非常奇怪的訓練課。

當主教練冷興走進訓練場的時候,電視機前的觀眾一半用歡呼,一半用噓聲迎接了他。但不管是什麼,當他們看到冷興身後走出來的幾個人的時候都瞪大了眼睛。

第一項訓練內容照常是跑圈熱身。但和平時不大一樣,這次僅僅隻跑兩圈800米,隻不過是帶球跑,而且冷興還規定每隔200米,便采取慢速跑和快速跑切換的方式。其實帶球跑也不算是冷興的新創,甚至隔200米切換速率也都可以在足球訓練的教科書上查到。不過一般來說帶球跑是作為正式的訓練項目進行而不是熱身活動。

800米的距離對這些中國隊的這些球員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即使是帶球跑最慢的也在5分鍾之內完成。不過冷興卻搖了搖頭,他放過了後衛和防守行的中場球員,讓他們對著早早碼放在場邊的沙袋練習撞擊。從此以後,對沙袋的撞擊訓練便是這些防守球員的基本訓練項目之一了。

而被他留下來的則是大部分前鋒和攻擊行的中場球員。他隻說了一句,“看清楚人家是怎麼跑的”便揮了揮手,國際米蘭隊的後衛阿達尼(冷興花大價錢請來一批老一輩的知名球員當是陪練,這就是冷家的實力)開始去做他剛才要求的那個訓練。阿達尼在慢速帶球的時候,足球始終沒有離開他的腳十公分的距離,而在快速的時候則是發足奔跑,而大步趟出的皮球則準確地呆在了預計的位置,便於下一步踢出。和中國的一部分球員相比,阿達尼完成的速度要慢了不少,但奔跑過程中對皮球的控製和掌握卻足以讓外行也看出了差距。

“這樣!”冷興指了指剛剛跑完的阿達尼對著麵前的隊員說。“再來一次”

第二項訓練也是不脫離常規訓練項目的訓練:踮球。隻不過,這次拿出來的球,不是正式比賽中所使用的五號標準足球,而是小了很多的室內比賽用三號足球。

“一次性完成踮球300個,掉地上重新算。”冷興又是說了一句話就走了。

留在場上訓練的隊員們惶惶地自顧自踮著球,現在他們可知道這個教練的厲害了。當然,與此同時國際米蘭隊的那些跟隨而來的球員也做著同樣的訓練,隻不過他們使用的球明顯還比中國隊員使用的又小了不少。20分鍾之後,雖然有幾名球員仍然沒有完成300個的標準,冷子興還是停止了這項訓練。

兩項訓練過後。雖然並沒有什麼新意,但電視台主持人還是激情洋溢地進行解說,並且對每項訓練所具有的意義像電視機前的觀眾進行著介紹。自詡為足球專家的人們則是一部分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一部分幹脆直接關上了電視機。

上午的最後一項訓練科目則是踢假人訓練。一個和半身模特很像的木質假人被放在指定的位置上,每名隊員分別在指定地點用腳下的足球在十米開外淩空擊中假人的上半身和五米開外的地滾球擊中假人唯一的一根木質支架。

這項訓練對於一些腳法想對出色的球員來說不算什麼,但對於另一部分球員來說確實是很困難的,尤其是一些後衛球員想要連續兩次集中目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好在冷子興對於這些看來都不是很在意。“好了,熱身訓練就到這裏了,下午進行專項訓練。解散吧!”說完他就自顧自走出了訓練場地,雖然一大群記者蜂擁將他攔了下來,但看到他緘口不言也就放走了他。

沒有人會想到興把專項訓練作了這麼細致的劃分,這是的下午國家隊的訓練看上去更像是一個田徑隊的訓練。

對於以身體為主的球員,冷興拿出了他獨家的訓練方式:一個防守球員在半米開外向一個進攻球員以肩對肩的形式進行足球規則所允許的撞擊。防守球員的目的是將目標撞倒,而進攻球員的目的則是躲避由防守球員隨時發起的撞擊或者給與其反撞擊。這項訓練冷興將它命名為“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