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完成我們應該完成的那一份,其他任何人動我一粒糧食都不行!”秦忠良不服崔副書記以權壓人。
“別認為取得點成績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沒有一點助人為樂的精神,我看你這個隊長是不想幹了!”崔副書記說。
兩人在會場上指手畫腳地吵了起來。
“崔良瑾!”馬書記對副書記崔良瑾粗暴武斷的工作方法早有反感,隻是顧及到在一塊工作的協調和麵子,得不說也就不說了。今天,眼看著會議被他攪得亂了局,沒法收場了,他無法再沉默下去,發起了脾氣,“有你這樣對待下屬幹部的嗎?工作講點方法,好好說話不行嗎?自行其事!”
“好好好,我自行其事,你能把公糧催上來,我裝聾作啞都行!”崔副書記心裏不服地說,“他沒有大局觀念就是不對!”
“顧大局,你就該讓人把好糧食都賣了換來生芽麥吃?假如其他隊還有好糧食吃,讓一個好糧食最多的隊全吃生芽的,別說隊長不答應,社員、群眾又會答應嗎?得一個生產隊一個生產隊的算算賬,合計合計,除了種子到底夠不夠繳公糧的。夠了更好,不夠再調劑一下。這個調劑要有限度,隻能是小數目,不能是大數字。否則,就會挫傷社員的積極性,使生產下滑。”馬書記又具體分析了全大隊把好糧食統一拉平的弊害、不利及後果。
“是是是!我承認態度不好,方法粗暴,以後跟你學習!”崔良瑾聽了馬書記一番分析的話,覺得有理,點頭哈腰地對馬書記說。
“現在,先不提大秦莊雨前收了多少好糧食,其他生產隊隊長如實上報自己生產隊雨前打下來多少糧食,雨後打了多少糧食,細致計算一下斤數,每畝種子按三十到四十斤留下,好糧食夠繳公糧的繳公糧,差個千把幾百斤的,可以按孬好糧的差價進行調劑。像大秦莊、大柳莊、小吳莊,小麥生芽不多的生產隊隊長,也要發揚一點風格,同意給他們兌換一點,把公糧完成。公糧是皇糧,有那麼多不種田的人需要吃飯,為我們守著邊防,為我們農業、農民造這造那支援我們,我們寧可自己吃生芽的,也要把好糧繳給國家,供給他們。”馬書記說。
“馬書記,我仔細算了一下,我們雨前打下來的糧食,把進倉的笆鬥數乘以每笆鬥所盛的斤數,得出來的數字再減去秋天種麥的畝數乘以每畝需要斤數的積,得出的數和要繳的公糧數相差不大,隻是缺了一千多斤,希望有覺悟的同誌發揚共產主義精神,龍江精神,幫我度過難關。”小陳莊的隊長陳卓在馬書記的講話後首先發言說。
“我完成任務。”小王莊的隊長王懷利說,“我支援小陳莊五百斤。”
“我們也能完成。”大柳莊的隊長柳明理說,“小陳不夠的,我包了。”
“我完成之後,別的隊缺口不超一千斤的我負責兌換。”秦忠良說,“不過,我不主張斤對斤、兩對兩地換,按各自的價格折算。”
其他幾個莊的隊長,也都分別報出了自己的剩餘和不足。馬書記在本子上記下後做了合計,覺得大體上平衡,完成午季的公糧任務,困難不大,就宣布散會,讓各生產隊抓緊時間到糧站去繳公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