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幅畫,盧燦沒想著撿漏,而是想珍藏。
托馬斯.庚斯博羅的作品,在全球受到追捧,還是因為英國王室。
從喬治三世開始,一直到伊麗莎白女王,英國王室成員都非常喜愛他的作品,並為之大肆搜羅。當時英國國力強盛,許多人為了拜見王室成員,或者希望女王陛下開具“私掠證”,費盡心機的去找他的作品,敬獻給王室。
因此,他的作品大多數存放於英國王室,少數部分保存在亨廷頓國立美術館以及大英博物館,流落到民間的作品很少。
也不知這幅他未曾署名的作品,怎麼流落到東方?盧燦懷疑,極有可能是前往東方探險的英國船隊成員,帶到這裏。
“開雄,既然盧老板開出十萬港幣的價格,那他必然有著足夠的信心。價格我不去說是否合適,但我輩學子,當有一顆求真的心。難道你不想知道這幅畫的作者嗎?你願意稀裏糊塗將這幅作品出手嗎?”汪明旭一襲白衣,側身站在楊開雄的身邊,話雖對他說的,但眼神卻掃過周圍的一幹同學。
這話有著相當的煽動力。
盧燦如果還不開口,那他的動機勢必被人懷疑,還有敝帚自珍的嫌疑。
這次連羅大偉的眼睛也亮起來,“說……說吧,盧……盧先生。錯…錯了也沒關係,學術存疑嘛。”
相比汪明旭,羅大偉的言語真誠的多,他考慮到盧燦旁聽生的身份。
盧燦輕笑著對楊開雄和羅大偉點點頭,“那我就說說。”
“這幅畫確實相當明顯的汪明旭同學所提到的米雷風格。”
盧燦的開口,讓大家一愣,難道他認為這是米雷的作品所以才出手?
“大家看看,這著色的風格,帶有強烈的英國學院派畫風,這是典型的米雷畫法;其二,這幅幻想畫中女孩與成年女性的眼神,所采用的表現形式,也與米雷的《離開不列顛》那幅幻想畫中的女主人公的眼神很相似。”
“這應該是汪明旭同學,認為是米雷作品的兩大證據吧。”
盧燦嘴角微翹,向汪明旭問道。
算你還有點見識,汪明旭臉上露出笑容,向前走出一步,指了指這幅畫,“我傾向與米雷,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米雷非常善於在作品中,將人生象詩歌般的抒情,將枯萎或熾熱的情感再度燃燒,他的作品更像故事畫,一幅畫就像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
“大家再看看,這幅畫在抒情上,是不是有著明顯的米雷特色?”
麵對洶湧過來的同學,楊開雄不得不雙手執住邊框,將這幅畫拿起來高舉過頭頂,讓大家共同觀摩。
剛才大家隻聽到羅大偉的反駁言論,認為頗有道理。現在聽到盧燦和汪明旭的指證,又認為,這幅作品可能真的是米雷的拉斐爾前派代表作。
一時間再度議論紛紛。
羅大偉在旁邊臉色憋得通紅,可他反駁的證據隻有一個,他也不知道作者是誰,一時間很難找到新的否定證據。
盧燦微笑著等汪明旭表現完畢,等大家議論聲稍低,他再度開口。
“這幅畫,風格近似米雷,但我認為,它絕不是米雷的作品!”
這一記耳光扇得汪明旭有點暈。
還能不能好好說話?剛才不是還讚同我的觀點嗎?怎麼小船說翻就翻?
他冷笑道,“那盧老板,認為這是誰的作品?又如何反駁我的觀點?”
剛才他就是用這句話,問詰羅大偉,而羅大偉的證據明顯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