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扶貧車間(2 / 2)

“這是牛蒡茶,也是我們公司自己的產品,主要在網絡上銷售。”戴強介紹了一下。

王黎民點了點頭,“今天真是沒有白來,你們這個公司太有代表性了。”

薑書升接過了話,“我記的去年這個時候,你們還在愁著找不到廠房,才一年功夫,就發展成了這般模樣,有點不可思議。”

“是啊,去年我們隻是有客戶、有商機,愁著沒有廠房沒有資金。自從薑區長來看了以後,廠房由鎮上鄭書記解決了,資金……也不用愁,銀行突然增加了額度,我們也是感覺不可思議。”戴強提到了“薑區長”、“鄭書記”、“銀行”,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

王黎民轉過頭來,看著薑書升,“哦,你小子原來就對這個企業很熟呀,怪不得領我過來。”

“嘿嘿,我如實交代,去年我確實來過,不過沒想到他們發現如此迅速。”薑書升誠懇的回答。

戴強喝了口茶,“實話跟你們說吧,我們企業利潤不高,農產品加工全國都一樣,不賺錢!”

眾人聽了,一頭霧水,不賺錢你們靠什麼生活,大家笑容僵硬了,一臉懵逼。

“大家算一下成本,蔬菜是本地種植,這個也是勞動密集產業,需要大批工人,還有,跟外國人做生意,拖欠貨款太平常了,尤其是韓國人。所以我們的利潤主要還是靠國家的出口退稅補貼!”戴強說道。

“你們發展了多少人?帶動多少人就業?”

“或多或少,有種菜的,又來廠裏幹活的,還有一些在家裏加工成半成品送來的,大約帶動了兩萬人口吧。我們也願意這麼幹,出口退稅這個特點,就是出口額越多,退的越多,我們利潤越大。”戴強介紹說。

鄭超加了一句,“我們鎮一共有七八萬人口,解決了四分之一,在他們廠裏還有扶貧車間,這是我們兩個人的約定。”

“哦,扶貧車間?這個新鮮。”王黎民表現出了驚訝。

在戴強的帶領下,一行人換上了隔離防護服,進了車間,“這個車間是泡菜生產車間,這是第一道工序,大白菜粗加工,去土、浸泡,後麵這個大型的攪拌機,是配料加工區,把泡好的大白菜加入配料充分攪拌,大家再看後麵的包裝車間,最後工序,到了這裏又分開了,出口的真空包裝,發往東北的不用真空。”

“你們用防腐劑嗎?”王黎民腦光一閃,隨口問道。

“整個車間大家能發現防腐劑的身影嗎?”戴強笑著說。眾人搖了搖頭,很好奇,不用防腐劑怎麼貯存!

“我們用的是植物防腐,在泡菜裏加入了蘋果汁等原料,本身具有防腐功能,原汁原味的東北農家做法。”戴強笑著說。

經過這麼一解釋,大家都豎起了大拇指,良心企業!老板搖了搖頭,“其實大家對防腐劑的理解都有誤區,防腐劑的作用對人類還是蠻大的,可以說如果沒有它,人類將會失去一半的食品。”

薑書升隨口詢問,“扶貧車間呢?我最想看到的還是這個。”

戴強拉開了門,“走吧,我們去那邊。”一行人跟著戴強走進了另一個大的車間,“這個車間主要還是生產桔梗製品,全是出口韓國。”

“規模不小啊,比剛才那個車間還大。”王黎民點頭稱讚。薑書升接話問道:“一年的產值是多少?”

“這麼說吧,這個車間我們不賺錢,全是給鎮上的貧困戶分紅,獨立財務。”戴強介紹了一句。鄭超接過話來:“這就是我們兩個人的約定,這個車間是鎮上扶貧款建起來的,所有利潤每個年度分紅一次,也算是把錢花到了刀刃上。”

“去年分了多少?”

“去年分了一百多萬吧,全鎮六十歲以上的貧困人口每人兩千多,夠半年的生活費了。”鄭超興奮的說。

“是啊,加上他們供應的蔬菜收入,基本上夠吃飯了。”戴強強調了一句。王黎民饒有興趣的轉了一圈,“這樣的扶貧模式還真是新穎,要多建幾個,解決更大問題。”

“還有呢,我們鎮上的扶貧大棚也在建設中,你看我這身衣服就是了,我們去看看吧。”鄭超指了指滿身的土,說道。

“好好……今天算是沒白來,我們走吧,去看看。”王黎民高興的說道,臨上車之前,轉過頭來,對薑書升和鄭超說:“這樣的農業加工項目,要多支持,做好服務!”

鄭超點頭,“放心吧,有這個扶貧車間,我們比自己孩子都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