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捷達車已經跑了十五萬公裏,變速箱都發出卡卡聲音,檔位都快別爛了。薑書升駕駛著它直奔源東區最偏遠的鄉鎮馬池鎮,相傳在此鎮有一口池子,常年不幹枯,是唐太宗打仗路過時飲馬的地方,所以叫馬池鎮。
此鎮位於源東區最南邊,與相近的林源縣交接,著名的琅秀山風景區就坐落於此,琅秀山海拔1500米,峰巒疊翠,綿延幾十公裏。
薑書升加足了馬力,在平坦的道路上奔弛,像個脫韁的野馬,薑書升喜歡這種感覺,隻有這樣仿佛才能釋放自己能量!英雄無用武之地,也許就是這樣的感覺吧!
馬池鎮是源東區的農業基地,大片的山林地,是種植桃子和蘋果最適宜的地方,此時,正是桃子豐收的季節,在鎮中心街西口,是一片桃市,全國各地大批的商販來此販賣。
薑書升把車子停在桃市旁,前去看看情況。這個時刻已經是上午九點,可是大批的商販已經裝滿了車,準備向外運。本該豐收喜悅的的農民,相反卻個個都滿麵愁容,不知為何?
薑書升過去,找到一個大爺,“大爺,好好的桃子怎麼倒了?”
大爺抬起頭,看了看他,一邊繼續倒掉桃子,一邊無奈的搖頭,“今年桃子不好賣,販子也少,一天就向外拉20車,我的沒有相中啊。”
“那大爺,你也不能倒掉啊,多可惜。”薑書升不能理解,也沒見過。大爺瞅了他兩眼,“你個城裏人,你不懂,桃子摘了,這麼熱的天,擱一天就全爛了。不倒掉,我明天還得倒!”
眼看著一大筐鮮紅的桃子就進了溝,大爺又抓起另一筐準備倒掉,薑書升實在看不下去了,“哎哎,大爺大爺,我買了,我買了,你別倒了。”大爺這才放下手,滿臉的感激。
“多少錢?大爺。”薑書升這就準備掏錢。
“你看著給吧,今年太不值錢了。”老大爺也沒在意,根本沒有報什麼希望。
“大爺,你說個價格嘛,我不好掌握。”薑書升平時不大出來買水果,不懂行情。大爺想了想,說:“給我十塊錢吧。”
十塊錢?足足這一筐有四五十斤啊。
“大爺,你少說了個零吧,一百塊吧。”薑書升想確認一下。“小夥子,不是一百,今年最好的桃才收四毛一斤。”
四毛錢一斤的桃,還賣不出去,這個從小在城裏長大的區長驚呆了,老百姓辛辛苦苦一年,才賣四毛錢一斤。大爺又嘟囔了幾句,意思是現在的農民不好混啊,什麼作物也不值錢。
薑書升塞給了老大爺一百元錢,抱著一箱桃走了,老漢望著薑書升的背影,喃喃的說到:“好人,好人哇。”
目睹這一切,薑書升的心久久不能平息,平時在上麵做官,很少到底層來,百姓的疾苦了解太少了,源東區到底還有多少這樣的人,東源市、江東省,乃至全國還有多少百姓,看來,目前,中央的扶貧工作還是非常及時的。
改革開放初期,中央號召大家先富帶後富,然後共同致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有些人確實富了。可是富的隻是口袋,而腦袋呢?相信沒有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