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姑娘美意,段某雖不擅琴,必珍視此物,視如瑰寶!”
段明玉朗聲罷,又輕聲追了一句:“段某明白,孔明尚且失街亭,玉英姑娘的金玉良言,段某銘記心頭,必當隱!”
段明玉回身把琴交到娘子車上,回身又向宮女回了一禮,宮女退到路旁,看著他們從身邊行去。
萬豔豔坐在車中,輕輕掀起窗簾向外看著,這時輕輕放下簾子,回過頭來,似笑非笑地對萬豔豔道:“亭下沒有馬匹或車子。”
程君瑜剛剛為兒子喂了奶,手護著他的後腦,一手輕拍他的後背,防止孩子吐奶,突然聽到阿奴一句沒頭沒尾的話,不禁抬起頭來,茫然道:“什麼?”
萬豔豔向她扮個鬼臉,笑道:“沒甚麼,我家郎君有點傻!”
宮女站在十裏亭外,一直目送著車隊遠去,等車隊遙遙化作一道黑線,忽然返身奔去。
亭外衰草黃,一片深秋落寞氣象。
宮女奔出數裏地,來到一條河旁。
深秋的河水也帶了一種蕭瑟之意,嘩嘩翻卷滾動之際,連那白色的浪花也少了些鮮麗的意味。
河邊停著一輛牛車,不遠處幾個侍衛正坐在地上聊,幾匹馬兒隨意地啃著枯黃的野草,看見宮女回來,侍衛們紛紛站起來,牽住馬匹待命。
牛車的簾兒掀著,李玉英倚在柔軟的錦榻上,正望著湛藍空中一行南去的大雁怔怔出神。
宮女趕到車旁,見公主一臉落寞,忍不住心中難過,低聲數落道:“公主難得出宮一趟,還為他遠赴十裏亭,既然來了,為何不見一見呢?”
李玉英秋水般澄澈的眸子依舊望著空,許久才收回目光,淡淡地道:“相見不如不見,那又何必相見?回吧!”
宮女黯然一歎。
不久,這支車隊也駛上了官道,隻不過走的方向與段明玉一行人遠去的方向正好相反,一個南轅,一個北轍。
牛車上了官道便平穩下來,過了一會兒,竹簾之中忽然傳出一陣琴聲。隨行車子前後的侍衛都是大老粗,聽得出那琴音清冷若仙,縹緲多變,卻不知曲為何名。
李玉英有兩具琴,同出於一位製琴名家之手,一琴“九宵環佩”式,一琴“鶴鳴秋月”式,李玉英甚愛此琴,名之曰:“鴛鴦琴!”
多年的情結始終未能有一個結局,兩人心中都有遺憾,今日李玉英便把這具“鶴鳴秋月”贈給了他,從此鴛鴦兩分離。
琴音嫋嫋,路旁高大的樹木上,一片黃葉飄然落下,被那車輪輾得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