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雁門關之戰(完)(2 / 2)

耶律阿保機年輕的時候征戰過多,身體暗傷無數,憂勞過度,以至於正值壯年頭卻花白了不少,他臉色鐵青,揮起馬鞭,就打在那些契丹將領頭上:“退你娘的退!不把這夥唐軍粉碎,某誓不回軍!”

契丹人部落無數,最主要的有八個,在耶律阿保機沒有當領以前,這八個部落都是通過投票表決來決定八個部落的頭領,每三年一次大選,但是到了耶律阿保機這裏就不一樣了,他成了八部永遠的領,他們的王,後來契丹人勢弱的時候,為了擺脫大唐的欺壓,聯合了奚族,後來經過融合,奚族和契丹共為一體,契丹的領必須娶奚族的貴族女為妻,所以後來遼國的皇後全部都行姓蕭,這個皇後的權力不下於皇帝,咳咳,金庸先生的《龍八部》中的八部的就是這契丹八個部落了,但是作者主人公喬峰乃契丹人,後來喬峰也改名字叫蕭峰了,但是請大家想一想,咱們的喬大俠如果是契丹人為什麼會姓蕭呢,應該是姓耶律才對啊,蕭姓乃後族奚族人的姓氏,所以喬大俠應該不是契丹人,而是奚族人。

扯遠了,這裏的耶律阿保機已經統領八部好些年了,與奚族也是緊密抱團的,所以他的話就是聖旨,沒人敢違抗,方才他還自己是為了長遠的大計所以考慮退兵,如今段明玉打過來了,如果自己這個時候真的退兵了,那麼就坐實了畏懼一戰的法,這讓強勢了一輩子的耶律阿保機怒火中燒,立刻就改變了決定。

那些奚人契丹人的將領挨打也隻是忍著,跳起來隻是死死拉住耶律阿保機坐騎的韁繩,後麵更多將領下馬,跑到前麵跪下;“大王,俺們的根本是草原,現在軍無鬥誌,走罷,走罷!大王為部落奮力衝殺,俺們都看在眼中,感念一輩子!求耶律大王快快回師大漠,和德光穩住咱們的根本,休養生息,現在三軍不穩,如果拚光了本錢,不管是契丹人還是奚族人才是真的完了!隻要稍稍穩住了根本,俺們還怕以後不賣力衝殺?不管是十年二十年,不管是大王,還是德光王爺,更或者是蕭王妃,隻要帶著俺們上前,戰死了也不值什麼!”

耶律阿保機的臉色,終於鬆動了下來,麾下將領,奚人不論,契丹人也這麼,意思也很明顯,他們不在乎到底是耶律氏和蕭氏,反正都是國族,不論大權定於誰,隻要有人統領,根本未傷就好,到時候事權歸一,未必還沒有翻身的機會……

耶律阿保機隻是黯然不語,向南看看,廝殺聲一浪接著一浪卷來,再向後看,李嗣源所部已經當先衝營,殺破幾處塌陷處,他猛地掉頭,馬鞭一揮:“隻有讓唐人贏這麼一陣了…………某且立誓,若某不帶兒郎,飲馬長江,地不容!傳令,退軍,不管在東在西,都退,都他娘的退!隨某回轉大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