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舉才選士(2 / 2)

此次若是成功了,那麼大唐將會迎來內部的安定,沒有宦官的掣肘,那麼諸多藩鎮各自為政,大唐手裏掌握的實力足以大魚吃魚,魚吃蝦米般展起來。

七王爺聞言微微頷一笑,又問:“陝州已經被田令孜打下來了,田令孜手握大權,難免會提拔人員選官,讓陝州內部稍定,依國公之見,田令孜選官的標準為何?”

段明玉微微一笑,“四善”、“二十七最”,一向是朝廷選官的標準,一個吏都能把這些條例背出來,他當然不能刻板地照著條例這些東西,是以微一猶豫,朗聲答道:“田令孜當然不是為陛下選士,他是為了進一步擴充自己的實力,所以他在陝州選官秉承三項原則,第一就是忠心!”

在場不但有文武百官、還有皇親國戚、四夷酋長,七王爺到了不理別人,隻喚段明玉上前考較,在百官心中,自然各有一番解讀。眾官員心中又妒又羨,免不了側耳靜聽,一時間鴉雀無聲。

段明玉道:“在田令孜心中,最最重要的就是忠心!但是不是對朝廷忠心,而是對他本人,有一顆忠心,便是才幹稍遜,也不會出什麼大的岔子。反之,才幹越強,禍患越大!”

這句話可真是到七王爺心裏去了,他和田令孜各執一派,他太年輕,很多路子都是依照田令孜的做法來的,所以自然知道田令孜是如何培養提拔自己的心腹,此時不禁頻頻點頭,臉上現出歡喜神色。、

段明玉道:“田令孜選士,第二條才是才幹。要這忠心的士子,那是比比皆是。在此基礎上,就要有官聲、有政績、有才幹的人了!”

七王爺頷道:“嗯!那麼第三,又是什麼?”

段明玉道:“在剩下的臣子當中,人才濟濟,夠資格擔任一方要職的大有人在,因此田令孜務必先篩選出許多幹員,又從這些人之中,挑選那些遊曆廣泛、施政經驗豐富、性情爽朗善言的人,以為自己選用!”

七王爺嗬嗬地笑起來,轉問站在百官之的河陽節度使諸葛爽:“諸葛節帥以為如何?”

諸葛爽一聽七王爺垂詢,立即拱手答道:“國公爺年紀雖輕,卻是一個幹練之才,臣為王爺賀!”

七王爺哈哈大笑起來。整個樞落成儀式繁瑣冗長,每個參加這慶典的人心中的感覺都不一樣。

對那些忙忙碌碌的太監宮女們來,他們最盼望的就是大典結束的那一刻。

對彙聚而來的無數洛陽百姓們來,他們巴望的是無數的銅錢從城頭傾瀉而下的壯觀。

熟諳周禮的學士名宿們則一直撇著嘴巴,挑剔慶典儀式哪兒不合古禮哪兒不合周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