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帝王心術(2 / 2)

對這些外人、對這些明擺著的威脅,他都不忍清除,對自己野心勃勃的這個親兄弟,他又何忍傷害,一奶同胞,手足情深啊,有一次七王爺生了病,要用艾草療傷,李傑難忍痛疼,李儇看的不忍,抓過艾草來點燃,用自己的手臂嚐試用什麼手法能減輕些痛楚,炙得自己的手臂傷痕累累,一個帝王,用不著這麼做戲。他是真疼自己這個兄弟啊。

然而,人皆有私心,自己的兒子還沒有長大,自己還正直壯年,在兄弟和兒子之間,畢竟兒子更近一些。他知道自家兄弟垂涎帝王之位,卻隻想用些委婉的辦法來打消他的野心,既要能打消他的妄念,又不傷了兄弟之間感情,可是,該怎麼做呢?

“七弟馬上就要進殿了,他已是王爺,封無可封,黃巢平定的戰事他又有頭功,南征江淮,他又有坐鎮京師,調配糧草,穩定後方的功勞,這軍權,總不能立刻從他這有功之臣手中奪回來。軍權、政權,他都沾了一手,勢力滲透的越來越厲害,江淮已經平定,按照先前所,七弟的王府派係得掌管大半個江淮,勢力必然大增,內患甚於外患,我該如何是好?”

沒有人知道,一向好玩好樂的李儇竟然糾葛在家國公私之間,便也陷入了兩難之境。

洛陽城東,龍門石窟。

香山和龍門山兩山對峙,伊河水從中穿流而過,遠望猶如一座然的門闕,古稱“伊闕”。隋朝時,煬帝楊廣曾登上洛陽北麵的邙山,遠遠望見洛陽南麵的伊闕,回顧左右:“此非子門戶耶?何以前人不建都於此?”

一位機靈的大門獻媚:“古人非不知,隻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煬帝聞言大悅,遂在洛陽建起東都,皇宮正門正對伊闕,從此,伊闕便被人們稱為龍門了。龍門風光,當推鑿山西建的石佛。

西山半山腰的奉先寺中,矗立著盧舍那大佛,這尊石佛是按照武則的形象塑造的,依山就勢,渾然成,大佛典雅安詳地坐在八角柬腰澀式蓮座上,大佛身著通肩大衣,舒緩的衣褶飄逸如流水,彎曲的眉線、徼浮的唇線,姿容明麗秀雅,氣質雍容高貴。

大佛的身後是馬蹄形的神光和寶珠形的頭光,身光上冉冉躍動的火焰紋灶及飄然飛動的飛,給大佛以舒適悠然之動感,使之顯得更加清麗幽靜和厚重莊嚴。立於佛前,仰而望,看見那永恒、恬淡、慈祥、智慧的目光,縱然不會立即大徹大悟,凡脫俗,也會令人心境空靈,恬然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