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宣州前沿的屏障大城,阜州守將安世明聞訊立即大開城門,牽牛趕豬地去搞勞揚州軍。麵對揚州大軍。阜州守將一直就是這麼幹的,慰勞揚州大軍,原也合情合理。隻是,往常揚州軍收了酒肉就會高高興興地離去,而這一次他們卻如狼似虎地撲了上來,瞧那架勢就像一群餓極了的難民,不止要吃豬牛,連人都要吃。
安世明大吃一驚。在扈兵的拚命搏殺下,安世明隻身逃出,待他逃到遠處勒馬回韁扭頭回望時,隻見阜州城頭飄揚著的已然換了楊字大旗。
不宣而戰、閃電戰、突襲戰,接蹬而至。斷邦交、遞戰書、約戰期、堂堂正正而戰的臭規矩,從春秋時期就已經失傳了,兵不厭詐才是王道。楊行密彙合了孫端、張雄的部隊,打敗了敵人外圍部隊,順利包圍了宣州。在持續的圍困下,宣州糧盡,城內生了人吃人的慘劇。趙鍠被部將周進思趕走,在逃亡途中被俘虜。宣州軍心不穩,士兵們活捉了周進思而降。在開城投降後,楊行密的部將徐溫煮粥賑濟饑餓的難民(不要看了這種做法,在五代多驕兵暴兵的情況下,楊行密和他的軍隊這麼做簡直就是仁義之師了)。
通過上下的齊心努力,人心慢慢歸附到楊行密的旗幟下了。宣州本是大州,全盛時有戶十二萬一千二百四,人口八十八萬四千九百八十五,現在人心既附,楊行密的實力大增好事總是和壞事並行。
前線傳來消息孫儒遣兵攻打廬州,守將蔡儔投降了,這預示著蔡州刁兵大規模進攻就快來了。困守孤城是沒有出路的,必須能相互呼應,宣州才守的住。楊行密趁孫儒軍還未進攻,攻下了常州(今屬常州市)。宣州,常州東 西遙相呼應。
預料中的進攻開始了,在揚州養精蓄銳已久的孫儒軍兵鋒甚勁,渡過長江後,連 陷常州和潤州。宣州告急!這時傳來了一個好消息。孫儒本是秦宗權的部將,所部多是淮西兵。淮西兵一直是朱溫在河南的死敵,雖然秦宗權已被打跨,但朱溫決不允許淮西兵卷土重來。現在他又打得感化節度使時溥沒有還手之力,能騰出手來插手淮南事務了。
朱溫那個時候還沒有被段明玉和李克用的聯軍所擊潰,王滿渡之戰也沒有開始,朱溫對於富裕的江淮從來沒放棄過。他派大將龐師古率領大軍從潁上(今屬阜陽市)趨淮南,聲稱 支援楊行密,攻打孫儒。朱溫和楊行密兩人因為共同的敵人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聯手,大順元年,聲勢浩大的龐師古軍沿廬、壽、滁一線接連攻下長和高郵,孫儒軍回師來救,雙方在陵亭大戰。
結果龐師古軍戰敗,被迫撤退。雖然龐師古軍戰敗,但卻為楊行密爭取了寶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