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初,英國出現了兩位舉世矚(zhǔ)目的名人,一位是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另一位是英國細菌學家亞曆山大·弗(fú)萊明,他在1928年發明了青黴素。然而,這兩個人在小時候都曾經麵臨厄(è)運:丘吉爾在一次玩耍時不小心掉進了一個很深的糞池,如果沒有人來救起他,他很快就會被淹死。弗萊明小時候家裏很窮,沒錢供他讀書,如果得不到富人資助,他長大之後隻能是一個缺少知識的文盲。

事情的改變就在那一年的春天。一日,弗萊明的父親正在田裏幹活,忽然聽到遠處傳來小孩子的呼救聲,於是他立即放下手中的農具,循(xún)聲找去。走了幾十步後,他看見一個男孩掉進了糞池裏,正在裏麵拚命地掙(zhēng)紮著。於是,弗萊明的父親毫不猶豫地跳了下去,把這個小男孩救了上來,並送進了醫院。

後來,弗萊明的父親幾乎把這件事情忘記了。但是,有一天,一位紳士駕著一輛華麗的馬車來到了他家門口。紳士慢慢地走下了馬車,彬(bīn)彬有禮地對弗萊明的父親說:“前幾天你救的那個孩子就是我的兒子,我是來向你道謝的。如果你有什麼要求,請說出來,我一定會滿足您的!”可是弗萊明的父親卻拒絕了他。因為他認為這是應該做的,沒想過要得到回報。

那位紳士正是丘吉爾的父親,他再三請求一定要給老弗萊明報酬(chóu),但老弗萊明就是不要。這時,穿著樸素的少年弗萊明從外麵回來,紳士看了一眼便問道:“這是你的兒子嗎?”農夫點點頭。紳士高興地說道:“太好了,你既然救了我的孩子,那請你也讓我為你的兒子做點事情吧!請允許我把你的兒子帶走,我要讓他接受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弗萊明的父親想了想答應了他的勸說和提議,忍痛送走了弗萊明。

從那以後,弗萊明走進了夢寐(mèi)以求的高等學校。從小受到父親的影響,他每天比別的同學起得早,總是等到圖書館要熄(xī)燈的時候才走,自習課上他是學得最認真的人。在上學期間,他的成績一直都是最優異的。從聖瑪利醫學院畢業時,弗萊明以全校最優異的成績實現了自己和父親的夢想。在畢業典禮上,紳士摸著他的頭說:“你的成績,充分顯示了弗萊明家族的善良和聰明,你的父親會為你驕傲的!”

1928年9月15日,弗萊明發明了青黴素,這使他在全世界贏得了二十五個名譽學位、十五個城市的榮譽市民稱號以及其他一百四十多項榮譽,其中包括194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弗萊明從一個窮苦農民的兒子成長為卓(zhuó)有學識的細菌學家,而這都源於善良與感恩。所以朋友們,請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讓我們的周圍充滿愛和溫情。

(作者:任憲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