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源泉。
——周恩來(當代軍事家、政治家)
華羅庚從小就愛國愛民,胸懷大誌。抗戰剛開始,出於民族大義,他便放棄了留在英國繼續做研究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中國。新中國成立不久,他又毅然放棄了美國的優厚待遇回國。
抗日戰爭時期,後方貪官奸商橫行,華羅庚十分氣憤,毅然寫道:“寄旅昆明日,金甌半缺時,狐虎滿街走,鷹撲地飛。”當得知聞一多被暗殺後,他心中交織著強烈的愛和恨,寫道:“烏雲低垂泊清波,紅燭光芒射鬥牛,寧滬道上聞噩耗,魔掌竟敢殺一多。”
1946年,華羅庚應邀去美國講學,並被伊利諾大學高薪聘為終身教授,他的家屬也隨同到美國定居,生活十分優裕,當時,許多人認為華羅庚不會回來了。但新中國的誕生,牽動著熱愛祖國的華羅庚的心,他立即著手做歸國的準備。1950年2月,華羅庚一家橫渡太平洋歸來了。途經香港時,他寫下了《致留美學生的公開信》:“梁園雖好,非久居之鄉,歸去來兮!”他呼籲留學生們,“為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應當回去;就是為了個人出路,也應當早日回去。”
點石成金
一個具有人文情懷的人不僅僅懂得關愛自己,更懂得去關愛他人、關愛國家、關愛天下,他們往往都心懷博大,將自己的關愛給予身邊的一切事物。常常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心中時刻都裝著世間的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