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勻德實笑道:“都說楊昊擅於用間,哥哥這豈不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彼身’麼?”耶律帖剌撫摸著耶律勻德實的腦袋誇讚道:“我的弟弟就是聰明,你將來的成就一定在我之上。”
耶律勻德實又問:“哥哥既然洞悉了敵人的計謀,下一步該如何應對呢?”
耶律帖剌笑道:“我要來他個將計就計。”
按照楊昊的部屬,金彌力主動放棄了大銅川,契丹人兵不血刃就占領了這片優良牧場,此刻的大銅川冰雪剛剛消融,牧草的嫩芽還埋在泥土裏。放眼望去,荒草萋萋,滿目淒涼。攻占大銅川的是耶律帖剌的叔叔耶律古洛,他是契丹少有的與大唐所有邊鎮都打過仗的老將,對唐軍戰術十分熟悉。
耶律古洛率軍占領大銅川後,立即揮兵南下包圍了天德軍舊城。天德軍舊城原本已經荒棄,後因鐵鐺營在此屯田,又漸漸興盛起來。四周的土牆重新進行了休整,牆外也挖了壕溝。但這些在耶律古洛的眼裏都不算什麼,他是契丹人的攻城專家,大大小小攻破過五六十座城池,最大的一座是幽州城,那是十二年前的事了,他趁幽州內亂之機,突然率軍攻破了幽州城,屠殺了至少一萬名百姓。
他能用木料製造出一種叫“三角房”的攻城器械,“三角房”設計巧妙,工藝簡單,取料方便,但卻極其實用。它的靈感來自漢地的三角形房頂,契丹人用木料搭成類似房梁的三角形木架,然後在木架上蒙上生牛皮,又在生牛皮上塗上一層用牛羊血漿混合草木灰製成的塗料,這種塗料既可防止箭射也可防止火攻。
攻城時,十幾個健壯的士卒抬著“三角房”衝向敵人的城牆,敵人的箭射在“三角房”表麵絲毫不起作用,靠近城牆後,士卒們用鶴嘴鋤頭刨牆。這個過程很漫長,若是沒有友軍的掩護,“三角房”裏的士卒很難得手,因為敵人可以用滾石、檑木破壞“三角房”。但若是有神箭手在後方加以掩護的話,則破城就變得更易容了。
抵達天德軍舊城外,耶律古洛就開始製造這種“三角房”。不過進程異常緩慢,原因是天德軍舊城四周已沒有高大的樹木,取木料需要到百十裏外的牟那山去。這一路上有數不清的軍寨堡壘,簡直是寸步難行。
不過耶律古洛並不著急,因為他的任務並不是破城,他在這主要是以身為餌,吸引西寧軍的主力,策應耶律帖剌的撻馬軍繞過呼延穀南下占領中受降城。耶律帖剌的目的是控製這條大唐和北國各部的商道,他對相鄰富庶的豐州他不是不感興趣,而是覺得暫時還無力吞下這塊肥肉。
就在耶律古洛在西線佯動的時候,耶律帖剌率一萬撻馬軍突然越過種羊山出現在中受降城下,中受降城的守卒不足千人,而且是不入流的寨兵,這是一種介於民軍與正軍之間的地方武裝,有些類似於豐州的警備軍,兵員主要是當地百姓。這是樸恩俊稟明楊昊後招募的,為的是補充正軍兵力不足。
根據以往與唐軍交戰的經驗,耶律帖剌認為隻要攻破唐軍重兵防守的城池、軍寨,交戰一方將會一敗塗地。因為在唐人的眼裏土地就是一切,身為邊關守將,棄城丟地那是不可饒恕的重罪,他們總是把一城一地的得失作為勝負的關鍵。
“攻下中受降城,唐軍將一敗塗地。”這就是耶律帖剌的全部想法。中受降城牆高大厚實,耶律帖剌沒有去造“三角房”,他讓部落中的漢族奴隸砍伐樹木造成七十多架雲梯。然後指著城東一處較矮的城牆對大將耶律各拔說道:“睜大你的眼睛盯著城頭的漢人,誰敢露頭就要了誰的命。”
耶律各拔是契丹有名的神射手,最好的戰績是十二年前攻打幽州時,他一口氣射殺唐軍十八名偏將,殺得幽州唐軍關門閉戶無人敢應戰。耶律各拔收了十七名弟子,人人箭法出眾,其中最有名的“幽雲三傑”箭法神乎其技,猶在他本人之上。
耶律各拔領命之後,帶著五個徒弟站在城下,每人背著一百支羽箭,盞茶的工夫就將城頭守卒射殺的一幹二淨,別處趕來增援的士卒則被押在女牆後不敢露頭。趁著這個工夫,契丹人借助雲梯爬上城頭,混戰了約一炷香的工夫,唐軍潰敗,西城失守。城門一開,契丹鐵騎蜂擁而入。中受降城瞬間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