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仇士良的棋局(3 / 3)

而河東則不同,河東是大唐龍興之地,與關中、河洛向來被視為朝廷腹心。朝廷對河東的影響遠遠強於朔方,為了防止河東割據,幾代帝王精心布局,讓河東節度使與北都留守相互監督、互相牽製。

扶植一派打倒另一派,獨霸河東不是說絕無可能,但具體操作起來並非易事。太原府是大唐開國皇帝李淵起兵之地,號稱北都,在朝中地位十分特殊,各種勢力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河東節度使擁兵近十萬,北拒回鶻、室韋和契丹,南接中原,為河洛、關中之門戶,在河北各鎮中舉足輕重。

兩強雖勾鬥不絕,但要他們撕下臉皮大打出手,還需要一把火。

這把火就是誘使劉清伶出兵討伐振武軍和王謙。王謙和振武軍所在之地雖貧瘠荒涼,無油水可榨,但位置衝要,扼守河東北大門。劉清伶之所以能容忍二人,主要是因為二人勢單力薄,對自己並不構成實際威脅。而且兩地又是邊防一線,可以充當河東與回鶻、契丹等部的有益緩衝。

可以肯定的是若無大的變故,劉清伶是很願意看到這個緩衝帶存在的。

仇士良的計策是借王崇文逼劉清伶出手。一旦河套三城落入王崇文之手,王謙和振武軍勢難保全,劉清伶絕不願意看到河東北門落入強敵之手的,他勢必會搶在王崇文動手前出兵解決王謙和獨孤暢,將河東北門握在自己手裏。

問題就在這,王謙是李載義故友,李載義侄女又是王謙幼弟王奔之妻,而獨孤暢向李載義納過門生帖,二人早已被李載義視為是自己人。如此河東兩強必然撕破臉皮公然大打出手。屆時為了打倒對方,兩人都會向仇士良求援,仇士良便可趁機將河東之地拿在自己手中。

看到楊昊麵露頓悟之色,劉沔眼中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詭異神色。他呷了口茶,茶水已近涼了。“聽說仇士良棋藝一般,但這盤棋卻匠心獨蘊,實在高明的很哪。”

楊昊冷哼了一聲,道:“聽說先生曾在神策軍任職,此次又是仇士良薦來豐州。仇士良棋藝如何先生豈會不知?”

“若老夫記得沒錯,楊將軍也在神策軍中出任過讚軍校尉吧?你還幫他立過大功,他對你也頗為欣賞。”

“過去的事不必說了。”楊昊臉上有些掛不住,在神策軍度過的那段時光實在是不堪回首。

“就算獨孤暢自願讓位於先生,先生又有何計策保住振武軍不被劉清伶所並?你與劉清伶相好,還是與李載義有故交?”

“老夫與二人都是泛泛之交。”

“那先生的自保之策?”楊昊越來越覺得這個劉沔深不可測。

“很簡單,我們三家盟誓互保,使兩強知難而退,不給仇士良以可趁之機。”

“哈哈哈……”楊昊一陣大笑,“三家互保?!先生好大的口氣。我三家幾個月前還事成水火,如何就能捐棄前嫌盟誓互保?”

“楊將軍別忘了,幾天前你們和林中部還親如兄弟呢,現在不一樣要刀兵相見。此一時彼一時。你我都非小孩子豈能搶了你一個糖豆還要記三年仇?”

“唉……”楊昊長歎了口氣,其中的道理他何嚐不懂。隻是事頭臨頭覺得有些滑稽罷了。

“若想我三家互保能長久,先生還忘了一件事。”

“哦,請教。”

“林中部如何處置?”

“將軍必有妙計,老夫洗耳恭聽。”

“我確實有一計,不過還需斟酌,或許到時要請老將軍鼎力相助。”楊昊把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事關大利,老夫義不容辭。”

楊昊將劉沔送到門口,劉沔披上黑鬥篷正要走,楊昊忽然問:“先生還是沒告訴我,獨孤暢為何肯讓出振武軍?”

劉沔略一遲疑:“我騙他說我是仇公的人,隻要他乖乖讓出振武軍可保他一家榮華富貴。”

楊昊驚道:“這也能行?”

劉沔反問:“為何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