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女人的幸福生活(2)(1 / 3)

她一氣之下離了婚。一方麵,她覺得自己沒有做過任何對不起丈夫的事情,相反,倒是丈夫虧欠她。丈夫進修的錢是她支持的,他離家的幾年時間裏,是自己擔負起照顧公婆的責任,視他們如親生父母。難道就因為自己拒絕夫妻生活,丈夫就可以這樣不念情義嗎?

我的這位女學生不明白,婚姻關係的本質即性關係,婚姻首先是建立在性關係基礎上的。她長達數年的“性冷淡”,對其配偶不啻是種酷刑。“婚內無性”,很容易“婚外有性”,無性婚姻恰恰是一個家庭破裂的初期征兆。因此,兩性幸福是抑製婚變的第一道防線。也許,她潛意識裏希望通過孝順對方父母、努力賺錢來補償,殊不知性生活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事物難以替代的。因此,雖然很替她難過,但按照常理推測,對方應該很難接受與她複婚。

無性生活早已成為許多現代婚姻的主要殺手,也是許多夫妻間難以言表的隱私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曾做過一次調查,他們發現平均每月隻有一次性生活的夫妻不到調查總人數的1/4;而最近一年裏沒有一次性生活的占6.2%。與此對應,處在婚姻狀態中,有婚外性伴侶的男女比例分別為36%和19.4%。這組數據令人驚訝:為何國人婚內性質量普遍低下?北京一個性研究所所長一語中的:“中國的經濟發展了,但主流性文化還是封閉保守的,性教育相當欠缺,我們應該好好補上這門課!”

我從小在台灣長大,台灣當時對兩性教育也非常欠缺。我記得小時候讀過一本小說《黑色的愛》,書裏說到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一起出差,中途遇到暴雨,車沒法繼續開,隻好停在了路邊過了一夜。幾個月後,女人發現自己懷孕了。看到這兒我很緊張,趕忙去問我姐姐,因為我經常要坐公共汽車,身邊總會有不同的男人,如果我懷孕,該怎麼知道孩子是誰的?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簡直太好笑了,但那就是性教育缺乏的必然結果。有些夫妻終其一生也不理解什麼是性,不能享受性,尤其是文化素質相對較低、物質生活相對緊張的家庭,其性文化仍處在男人有需求、女人被動接受,男人沒有需求、女人不會主動要求的階段。

我有一個女友離婚多年,每次講起那段痛苦的婚姻,她都忍不住熱淚盈眶。

她那時候住在農村,文化程度不高,二十多歲的時候,父親把她嫁給同村的一個男人。那個男人隻顧滿足自己的欲望,性生活沒有任何前奏,也不懂得尊重妻子。因此,在新婚的那一段時間內,我這個女友被折磨得連路都走不了。

這種描述讓人心生恐懼,然而即使是在此時此刻,這種情況仍然在很多家庭上演。性教育是複雜的事,需要父母、學校、社會各個方麵的協同努力。

我的另一位女友,夫妻結婚五年了還沒有孩子。前不久夫妻又發生了一些小口角,她就來找我談心。我了解了他們的兩性生活情況,得知兩個人工作都非常忙,晚上有時難免工作很晚,為了怕影響到對方,兩人就分房睡。

我建議他們:“你們還那麼年輕,又沒有孩子,你們不應該分房睡。不僅要在一張床上睡,而且這張床最好不要特別大!”這能更促進雙方的親密生活。

美國人非常注重享受性情趣,總會盡力提高性質量。以我的大女兒夫婦為例,她是在美國土生土長的,女婿是美國人。每一次我們去探望他們,他們都事先跟我商量:“媽媽,你這次來打算住多少天?其中有兩天正好是周末,我們都不上班,你可不可以幫我們在家看一下孩子,我們倆出去度假幾天?”

這是非常好的安排。事實上,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裏,雖然夫妻每天見麵,但因為工作忙碌,有的還需要照看孩子,很難有時間放鬆心情。請父母或合適的人幫忙照看一下孩子,出去度一個短假,類似短期蜜月,既有助於休息,又可以增進二人的感情。

新加坡政府倡導和諧家庭,鼓勵年輕人和老人一起住。這樣一來,年輕人的“二人世界”受到了影響。於是,政府又鼓勵年輕人周末出去度假,把孩子托付給親戚或父母,去酒店盡情享受二人天地——這是非常人性化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