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張遼的陣陣叫囂,西涼軍中無人敢應戰。就在這時,張濟身後一員小將躍躍欲試,張濟對著他使了多次眼色,表示不要逞強,可是這小將不理會張濟,毅然決然的朗聲說道:“主公,末將請戰張遼!”
“哦?這不是公然(張濟表字)的侄兒,阿繡嗎?都這麼大了,好好好,果然少年俊傑。不過張遼這廝甚是悍勇,阿繡你有幾成勝算?萬不可莽撞行事。”董卓語氣中透出擔憂。因為董卓沒有兒子,所以他對親信部將的子侄們都是關愛有佳。如今張繡算是這些小將中的佼佼者,董卓更是掛心。
張繡朝董卓一拱手,臉上掛著自信的笑容,胸有成竹的說道:“多謝主公關心,末將學藝歸來還不曾立下半點功勳,今日正好趕上,也好試試自己的身手。”
董卓也聽說了,張繡拜了槍神童淵為師,聽張繡這麼一說,旋即點點頭,又囑咐道:“既然如此,你要小心行事,老夫會及時鳴金,你萬不可戀戰。”
“謝主公,我去也!”張繡一抖手中的那杆湛金槍,輕夾馬腹,飛奔出陣,來戰張遼。
看著自己的親侄兒上了戰場,張濟心中無比緊張,來到董卓麵前,麵露苦澀,焦急的說道:“主公,你怎麼放阿繡去了呢?他絕不是張遼的對手,萬一他有個三長兩短,我張家豈不是要絕後了?”
董卓嗬嗬直笑,用馬鞭敲了敲張濟的肩甲,而後安慰張濟道:“老夫豈會不知這個道理?公然莫要憂慮,老夫看著呢。一旦他落了下風,便馬上鳴金。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很看重阿繡的,不會讓他以身犯險。”
“那……那就多謝主公了。”張濟也不好再說什麼,心裏七上八下的。雖然董卓說的很保險,但是疆場之上,刀劍無眼,萬一受傷的話,總之張濟就是放心不下。他策馬來到軍陣最前方,全神貫注的看著張繡。
張遼打眼一看,董卓陣中殺出一員小將,麵容清秀,神采奕奕,穿著打扮也是很講究,虎頭金盔,連環金甲,手中一杆湛金槍,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座下戰馬嘶鳴一聲,四蹄飛奔,猶如蛟龍入海。張遼看這小將的兵器、戰馬、披掛,皆不是凡品,就知道他不簡單。
正如張遼所想,張繡這一身裝備,都是童淵所賜,張繡是他的大徒弟,跟隨童淵的時間最長,二徒弟張任,學藝未成,不辭而別。童淵當年尋找名匠為兩個徒弟打造兵器鎧甲,分別用金銀打造了兩幅鎧甲,兩杆長槍。起初金甲金槍由張繡繼承,銀鎧銀槍由張任繼承,因張任不辭而別,所以傳給關門弟子趙雲。
鍛金為虎,煉銀為龍。虎威湛金槍,龍膽亮銀槍皆是世間少有的神兵利器。
張繡信心十足,意氣風發,使出百鳥朝鳳槍法,挺槍直刺張遼。張遼依舊穩健異常,見招拆招,化守為攻,讓張繡沒有占到絲毫的便宜。畢竟張繡年紀尚小,氣血不足,所謂一力降十會,張遼力氣比他大的多,並且耐力驚人,極擅長持久戰。
刀光槍影,幾十回合過去了。張繡額頭上滲出汗珠,他一上來就拚盡全力想要取得優勢,不想碰上了張遼這樣的對手,結果落得個事倍功半。這一陣下來,他便覺得有些氣短,微微喘氣,合計張遼的刀法。任憑他絞盡腦汁也在張遼的純熟穩健的刀法上,找不到絲毫的破綻。心中不免有些焦慮。
而張遼此時已經摸清了張繡了套路,他心裏很明白,張繡最猛的勢頭已經過去了。是時候發起進攻了。想到這裏,張遼拍馬舞刀再次衝向張繡。
張繡雖然焦慮,但還沒有完全亂了陣腳。手中金槍一抖,朵朵花團錦簇的槍花綻放開來,迎上張遼的攻勢。又過了幾十個回合,張繡便累的氣喘籲籲,抓住這短暫的休息時間,想要緩一口氣。並不是他技不如人,而是張遼在力量上壓製了他。
張遼並不給他任何休息的機會,再次發起猛攻。張繡不敢怠慢,趕緊應戰。就在這一瞬間,張繡發現了張遼竟然出現了破綻,他抓住機會,朝張遼心窩猛刺一槍。就在這一槍刺出的同時,張繡心中大喜,終於成功了。
萬萬沒有想到,這是張遼故意而為之。此時張繡想把湛金槍抽回來的時候,隻見他用手往回一拔,嘴裏“嗯?”了一聲,他並沒有如願的拔出長槍。
正當他分心的時候,張遼驟然抬頭,眼中射出精芒,嘴角帶著一絲狡黠的笑容。張繡這才發現,他的槍並沒有刺中張遼,而是被張遼夾在了腋下。接著,張遼用手死死攥著了張繡的槍頭,另一隻手龍雀刀就朝著張繡橫斬過去,同時口中喝道:“張繡,吃我一刀!”
這一下子張繡徹底慌了,慌亂中趕緊放棄手中的兵器,條件反射的把身子伏在了馬背之上,躲過了這致命的一擊,在他俯身的同時,一帶馬韁,戰馬便脫離了張遼的攻擊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