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劉虞任刺史 孟知為先鋒(1 / 2)

一夜喧囂,太陽在天邊露出了魚肚白。鬧騰了一個晚上,如今龍川塢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隻是周圍兼備森嚴,白馬義從一個個表情嚴肅,手持長槍。

過往的百姓都紛紛議論,大家都聽說是有刺客行刺邪公子未遂,被生擒活捉。你一句我一句,頓時傳遍了整個縣城。遼西太守劉經帶著長史樂有,軍司馬單經跟一眾郡兵也都來到了龍川塢,三人下馬就看到了夏侯蘭,劉經急忙開口詢問:“子若將軍,你家公子可無恙乎?”

夏侯蘭朝著劉經拱手施禮,回答道:“劉太守,公子安然無恙,如今已經擒獲了刺客,正在正堂審訊。讓在下戍衛龍川塢,公子交待過了,若是劉太守前來,就讓在下請您進府。劉太守跟樂長史、單司馬隨我前來。”

隻見身後的郡兵也跟著就往裏走,被周圍的白馬義從攔住。劉經看了一眼夏侯蘭,心領神會的朝一眾兵卒說道:“爾等在此等候。”

夏侯蘭帶著劉經等人,過了一道有一道關卡,可見守衛是極其嚴密。過了所有的崗哨,才來到了公子府門前,隻見整個公子府布防更加嚴密了,當真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還有流動的巡邏幾個小隊騎兵。

穿宅越院,來在了正堂門前。公孫先遠遠就看到了幾人,便迎了出來。朝劉經三人施禮之後,把他們帶到了正堂。張起傲然聳立,依舊是一臉肅容,站在那裏。臉上幾處淤青,嘴角還帶著血跡。孟兕瞪著一雙牛眼,怒目而視,顯然這是被孟兕打了一頓。

公孫先搖搖頭,對身邊的劉經說道:“二叔,此人叫張起,是漁陽張家人。此次前來行刺的目的實則是……”然後趴在劉經的耳邊,低語起來。將情況如此這般,這般如此的全部告訴了劉經,劉經聽聞,臉色驟變。

“賢侄,此事關係重大。可曾告知了老太公?”劉經問道。

公孫先又將去找公孫老爺子的經過告訴了劉經,劉經點點頭,說道:“如此說來,賢侄要如何處置?”

公孫先看了一眼屋中的張起,對劉經說道:“唉,如今隻是懷疑張純謀反。沒有絲毫的證據,況且眼下黃巾四起,就算有了確鑿的證據,天子應該也無暇分心此事。”

劉經點點頭,說道:“不過此事還是要啟奏天子,上達天聽。”公孫先點點頭,表示讚同。

張起依舊是罵罵咧咧,絲毫沒有服軟的跡象。公孫先見狀,對劉經說道:“二叔可先回署衙,等著小子招了,您在上奏天子。”

劉經點點頭,帶著樂有、單經離開了公子府。公孫先恭送三人,拱手說道:“二叔、四叔、單叔叔,保重。”

三人也是關切的看著他,一拱手說道:“賢侄多保重。”

送走了劉經幾人,公孫先雙手負在背後,憂心忡忡的回到正堂。看著眼前的硬骨頭張起,歎了一口氣說道:“把他押下去,好生看管。阿兕,你親自看著他。”

孟兕點了點頭,過來用布將張起的嘴堵上,然後把他往肩上一扛,就帶下去了。

此時張舉房裏,一群人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如今門前有把白馬義從嚴加看管,也出不去。但是張舉已經斷定,東窗事發。就是不知道公孫先手裏握著多少關於漁陽張家的不利消息。一名彌天劍衛小聲說道:“主公,我等護著你殺出去吧。先返回漁陽再做打算。”

張舉搖了搖頭,說道:“不可,這樣做的話,豈不是不打自招。隻要死咬著不放,撇清關係,他們不敢拿我怎麼樣,大漢律有明文規定,殺官如同造反。更何況,我們在龍川塢外麵的兄弟,肯定已經返回漁陽告訴我大哥此間發生的事。”

“可是,三公子他……”這名彌天劍衛還沒說完,張舉就打斷了他的話,說道:“三弟的脾氣我是知道的,他一定會守口如瓶,公孫小兒也無可奈何,我等隻需靜觀其變。”

這一年的七月,中郎將皇甫嵩討伐邊章韓遂叛亂,以無功免歸。八月,朝廷再次命司空張溫為車騎將軍、假節,拜董卓破虜將軍,與蕩寇將軍周慎、幽州別駕公孫瓚都歸張溫統帥,再一次踏上了平地西涼的征程。同時,天子也派來了新的幽州刺史,便是宗正劉虞。

誠如張舉所說,留在龍川塢外麵的彌天劍衛如今已經快馬加鞭返回了漁陽告知張純去了。張純得到消息,也不顧兩個兄弟的死活。而是火速派人趕往柳城,知會烏桓王丘力居準備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