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造價管理堅持政府宏觀調控、企業自主報價、市場競爭形成價格的原則。
(3)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有利於招投標工作的進行。傳統的預算定額計價模式,標底在招投標活動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其準確與否及保密性是招投標雙方的關注焦點。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淡化了標底的作用,隻是起到一定的控製或最高限價(即攔標) 的作用,招標的原則是合理低價,由投標人自己掌握一個合理的臨界點,既要有一定的利潤空間,又要報價最低以取得標的。
3.工程量清單計價及造價管理中中存在的問題
由於目前我國市場經濟體製還不完善、法律製度還不健全以及建築市場主體不很成熟的現狀,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在我國的推行過程中,開始暴露出許多的問題。
(1)《計價規範》雖然就工程量清單調整的內容和方法作了統一規定,但規定隻是原則性的,比較粗,隻相對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調整時適用,而實際工作中實體工程量的調整往往涉及相關施工技術措施費的調整,措施費調整如何操作《計價規範》對此尚無明確規定。
(2)我國的工程量清單招標投標起步較晚,原來的政府定額計價影響很大,大家對定額計價形式下的造價水平心中比較有底,而對清單計價形式下的報價把握不準。中介機構在為業主編製清單的同時,喜歡用定額編製標底,兩套計價方法同時使用,增加了工作負擔,也影響快速計價。
(3)在工程招投標標書評審階段,由於清單采用綜合單價計價,價格組成因素複雜,人工、材料、機械等費用又是由市場價格決定,增大了評標工作難度,對評標專家的專業水平、工作能力和職業素質是嚴峻考驗。
四、建議和對策
1.要進一步加強各建設項目各階段工作的質量。加強各階段工程造價監管的力度。
2.針對工程量清單招投標的特點,職能部門應盡快出台與清單計價相適應的合同格式文本,加強合同備案管理和跟蹤管理。
3.及時修改完善國標《計價規範》,對一些不夠合理的清單項目和計量單位、計量方法作適當調整修改,使《計價規範》更符合我國國情和地區特點,推動清單計價方式的全麵應用。
總之,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及其造價管理是真正貫徹了國家當前工程造價體製改革政府宏觀調控、企業自主報價、市場競爭形成價格”的原則,是一種真正適應市場經濟體製的工程造價計價和造價管理模式。我們在以後的造價管理中,努務完善各種措施和配套工作,隨著時間的積累及各方人員的努力和積極配合,最終在我國形成完全由市場定價的工程造價計價模式,與國際慣例全麵接軌是指日可待的。
參考文獻:
[1]《工程項目的清單編製與投標報價》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3.07
[2]《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理論與實務》 中國計劃出版社 中國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協會編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