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工程項目造價管理(1 / 2)

淺析工程項目造價管理

管理縱橫

作者:孫海芳 呂瑞國

【摘要】我們要充分學習、應用國際通行的工程項目清單計價模式,並認真考慮該該模式下的造價管理的新方法,從而提高我們的市場竟爭力,在國際化的市場竟爭中找到自己生存的一席之地。本文就近年來工程量清單計價及造價管理做了分析。

【關鍵詞】計價模式,定額計價,清單計價,造價管理

一、工程項目造價管理的相關概念

1.工程項目造價管理的概念。

工程造價管理是指遵循工程項目及造價運動的客觀規律和特點,運用科學技術原理和經濟、法律等管理的段,解決工程建設活動中的工程造價確定與控製、技術與經濟、經營與管理等實際問題,力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財力,達到搞高投資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全部業務和組織活動。

2.工程項目造價管理的特點。根據工程項目的特點,一般來說,工程項目都具有周期長、生產要素價格變化頻繁、產品具有單件性、固定性及計價的多次性等特征。使得工程項目的造價管理也具有複雜多變的特性,因此,業主對其造價的管理也應貫穿於工程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包括工程項目的立項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招投標階段、施工階段和竣工階段。

二、工程項目定額計價模式下的造價管理

1.定額計價模式下造價管理的現狀。2001年初,國家宣布年內國有建築施工企業將逐漸改製,麵向市場,全國大多數省市的定額管理模式將出現曆史性的改變,量價分離,單項報價提上日程,使材料價格有望走向市場化,定額的法定性地位也將降低,變為指導性。

2.定額計價模式下造價管理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工程造價管理與西方的發達國愛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還存在以下問題:

(1)我國現階段的工程造價管理以辦理結算價為重點,隻注重在施工過程中的造價控製,忽視了投資決策階段造價的控製。

(2)工程造價管理以被動的按照設計圖紙編製的概預算為主,忽視了在設計階段用工程造價管理優化設計,有效控製投資。據統計,設講階段影響工程投資的比例在75%以上,但目前在設計方麵,大多追求高安全係數和設計費,考慮經濟因素有限,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費。

(3)工程造價管理的各階段相互脫節,投資估算、設計概算、施工圖預算、合同價、結算價及決算價這幾個階段的造價分別油不同的部門分管,相互之間的製約機製沒有真正形成,給工程造價的管理和投資的控製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三、工程項目清單計價模式下的造價管理

1.清單計價模式下造價管理的現狀。2003年建設部製定和頒發了國家標準GB50500—2003《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在建設工程招標投標中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由過去政府指令性定額計價方法轉變為適應市場經濟規律需要的工程量清單計價方法,與國際通行計價方法接軌,提高建設各方主體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以適應建設市場對外開放的形勢。

2.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及其造價管理有如下優點:

(1)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能夠反映市場經濟規律。建築產品雖然有其特殊性,但建築產品也是商品,與一般商品一樣在市場競爭中要受價值規律、供求規律和貨幣流通規律的支配,傳統的定額計價模式不僅規定了反映工程實體的人工、材料、機械消耗量,對施工措施消耗部分也固定化了,雖然由有關部門定期發布價格指數對價格作以調整,但以此為依據形成的工程價格基本上屬於社會平均價格。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則把確定人、材、機消耗量及施工措施消耗量及其相應價格的權力交給施工企業,有利於建築產品在市場中形成價格,反映其真實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