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占梅姿

災準自有它的價值。瞧,這不,我們以前所有的謬誤過失都給大火燒了個一幹二爭,感謝上帝,這下我們久可以從頭再來了。

1914年12月

麵對困難和災難,人們往往會陷入絕望的泥潭,認為災難是毀滅性的,是不可戰勝的,因而從此一蹶不振。其實,走投無路很可能就是一條嶄新的路,忘掉過去的得與失、成與敗,重新開始,或許你就能順利找到通向成功的另一條捷徑。記住:有失必有得,失敗是終點也是起點。

,大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的實驗室在一場大火中化為灰燼。損失超過200萬美金,但事前卻隻投了23.8萬的保險,因為實驗室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按理說應是防火的。那個晚上,愛迪生一生的心血成果在蔚為壯觀的大火中付之一炬了。

大火最凶的當兒,愛迪生24歲的兒子查裏斯在濃煙和廢墟中發瘋似的尋找他父親。他最終找到了:愛迪生平靜地看著火勢,他的臉在火光搖曳中閃亮,他的白發在寒風中飄動著。

“我真為他難過,”查裏斯後來寫道,“他都67歲——不再年輕了——可眼下這一切都付諸東流了。他看到我就嚷道:‘查裏斯,你母親去哪兒了?去,快去把她找來,她這輩子恐怕再也見不著這樣的場麵了。’”

第二天早上,愛迪生看著一片廢墟說道:“災難自有它的價值。瞧,這不,我們以前所有的謬誤過失都給大火燒了個一幹二淨,感謝上帝,這下我們又可以從頭再來了。”

火災剛過去3個星期,愛迪生就開始著手推出他的第一部留聲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