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內訌(1 / 2)

話說這當南太守趙謙以為自己的侄兒是酗酒失火燒了這府庫中的糧草輜重,釀下了這彌天大禍,而自己也終究是疏於管教、有失職守,再無顏見那左中郎將皇甫嵩將軍,更是難逃軍法的製裁,於是便失魂落魄的回到住處,解下自己的腰帶,準備懸梁自盡。

而當他係好了“上吊繩”,踩著板凳正準備往那繩洞裏鑽的刹那,一個黑影從屋外飛入,一把將他拎了起來,扔到了地上。

那趙謙本是鼓起勇氣打算就此蹬腿一閉眼奔赴黃泉的,不想卻被人從背後拎起摔在了地上,覺得很納悶,按說這救人也不是這麼個求法的,他吃了痛翻身看那身後之人,卻隻見對方是一個穿著“北軍五校”軍服的普通軍士。見這軍士竟然如此無禮,趙謙正欲發作破口大罵,卻不想那軍士突然從腰間抽出一柄彎刀,抵在了自己的喉嚨口。

這自殺與被殺的感覺還是不一樣的,本已萬念俱灰趙謙此刻卻不知從哪裏又冒出來了強烈的求生的欲望,頓時被嚇得是麵如土色,這心中也甚是疑惑,自己都要上吊了,這小卒卻把自己救了下來,而現在又要殺自己,真是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感覺很莫名其妙。

趙謙還沒來得及去細想,隻聽那軍士笑著道:“趙大人,你就這麼自己一個人走了,這黃泉路上都沒個人送送你,也太有失你太守的身份了,要不我來送你這一程?”

趙謙壯著膽子,結結巴巴的嗬斥道:“放,放肆!你想造反嗎?”

聽到嗬斥那軍士鬆開了抵在他喉嚨上的刀,那瞬間趙謙以為自己的話奏了效,正想從地上坐起來,卻不想又被這軍士當胸口重重的一腳踩翻在了地上,隻這一眨眼的功夫,趙謙知道自己想錯了,隻見那軍士從手腕解下了一根黃巾賊的頭繩,綁在了自己的額頭,慢悠悠的說道:“我早就造反了。”

趙謙頓時明白了,這火、這一切都是個陰謀,是黃巾賊的一次突襲,他想扯開嗓門大喊,但是已經沒有機會了,就在下一秒,他的頭顱已經從脖頸處斷裂開來,永遠的離開了他的肩膀。而殺他的這個“軍士”正是那彎刀客薑蘭甫。

原來在陳幕等人四處縱火時,薑蘭甫想這趟夜襲與這賊頭同來,人家幹得是風生水起,燒了糧草輜重還不算,捎帶連這城內的房屋都快全給點光了,自己卻是兩手空空,這怎麼著也得弄些什麼東西回去,不然這麵子上也太掛不住了(其實這是他自己的多想,這廖淳雖然時常會苛責自己,但待人卻還是比較寬厚的)。

就在這薑蘭甫挖空心思、愁眉不展的時候,趙謙這個倒黴蛋就出現在了他的眼前,然後就發生了上麵那一幕。其實今晚就算薑蘭甫不殺他,這趙謙也是活不了了的,一則在薑蘭甫殺他之前,他本來也已經把自己的褲腰帶往脖子上套了的;二則,就算這趙謙不自殺,薑蘭甫也不殺他,這糧草輜重全毀,不論是黃巾賊的陰謀突襲也好,還是他侄子的酒後失火也罷,他身為總督後勤的糧秣官也是難辭其咎的,終會被皇甫嵩論軍法處斬。所以說他的項上人頭隻是發揮了一下剩餘價值,滿足一下這彎刀客薑蘭甫的虛榮心,幫他撐一撐麵子。

而當陳幕帶著他那幫黑山賊弟兄,把這潁川城中大街小巷的房屋都點了個遍,又沿南麵的城牆出了城,在清點人頭的時候卻發現不見了薑蘭甫,陳幕清楚的記得放火燒府庫的時候這薑蘭甫還在自己邊上的,但後來就沒有看到了,問身邊其他的弟兄也都是搖頭不知,看來今天這幫山賊真的是“瘋了玩”,不過也難怪,他們已經好久沒有這麼痛快的幹過一票了。

陳幕也是個性急的主,這左等又等不見薑蘭甫出來,而身後的曠野中遠遠的又亮起一大片的火光,應該是那皇甫老兒回城救火來了。他怕薑蘭甫有什麼意外,所以決定帶著眾人再翻牆進程去找這彎刀客。想到身後那一大片迅速靠近的火光,陳幕心中感到十分的焦躁,他說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擔心薑蘭甫被抓呢,還是擔心一會兒薑蘭甫見了皇甫嵩便一定要把他的腦袋摘了去,結果捅出個大簍子,把自己底下的這幫子弟兄也給搭進去。反正這一刻,他隻想找到這該死的彎刀客,然後把他捆吧捆吧扔馬背上帶走(當然這隻是他腦子裏想想而已,若是單打獨鬥他打不打得過這薑蘭甫還不一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