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反觀吳麒那邊,處理了幾個幹部,他的鐵杆蔣葆也被行政記大過,這都是要記錄在蔣葆的檔案上的,也就是說以後再提拔幹部,這很有可能被人拿出來做文章
“書記,在您的領導下,我一定努力工作,相信安泰很快就能有一個很大的發展”劉向東接著說道,無意中送了張思文一記既不含蓄也很沒水平的馬屁。
張思文慎重的說道,“今天你是全身而退了,以後呢,以後再出現了礦難怎麼辦,所以歸根結底,安全生產這根弦一定不能鬆,這不僅代表你頭上的官帽,更重要是是礦工子弟的生命安全和他們家庭的幸福,我們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不給老百姓創造財富可以,但絕不能損害他們的利益!以後再發現這樣的情況必須嚴懲不貸,你作為分管礦產的副市長,一定要起帶頭表率作用,把這個工作抓好,這樣才對得起你自己的良心!”
張思文一席話既像工作交談又似朋友聊天,隨意中帶著嚴肅,樸實中帶著真情流露,愈彥聽了也是感慨良多,在外界看來這次張思文是借助礦難打擊一下市長吳麒,但愈彥從那天礦難發生時書記的表現中他看得出來,張思文是一個有良知的官員,而絕不是一個隻會玩弄權術的政治家,這次礦難如果處理不及時那就是十二個家庭要麵臨著破滅,那該是多大的痛苦!
劉向東此時,冷汗直流,心跳加速,他看的出來張思文言語裏也是有敲打他的意思,想想也是,自從張思文上任到安泰,短短半年之間已經發生了兩次礦難,礦難的頻率在山魯省都肯定是很高的了,他這個分管礦產的副市長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不是他表現良好,上有張思文罩著,他早會靠邊站了.
擦了擦頭上的汗,劉向東接著說道,“書記,回去以後我一定嚴查下麵的分管單位,把工作落到實處,發現一個,查處一個,最近我正準備下去調研,一定會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盡快改變目前事故頻發的狀況!”劉向東也是拍著胸脯打著包票。
聽了這話,張思文臉上緩和了很多,“嗯,安全問題,馬虎不得!”
劉向東走後,張思文把愈彥叫到了身旁,“小愈,有件事我一直想不明白,礦產局那邊的動靜到底是怎麼回事”
愈彥一聽書記問起了這個問題,心裏有些發毛,書記怎麼如此的火眼金睛,這麼快就知道了。
張思文看愈彥不說話,微微一驚,心裏似乎有了數。
之前陳勤和他交流過,說礦產局那邊局長和副局長對礦難的定性分歧很大,副局長馬尚生一口咬定礦難是人為的,這就讓他很納悶,按道理說如果沒有人站在他背後,一個處級幹部是不敢冒著得罪市長的風險來做這件事的。
如果按一般人的做法,肯定會隨波逐流,順著局長的意思,反正出了事有局長頂著,畢竟市委書記並沒有公開表示過對礦難的處理意見,誰也不會當排頭兵。
如果不按一般人的做法,而是頂著市長的壓力跟局長對著幹,就很有可能落個兩邊不討好的結果。但張思文知道能爬到礦產局副局長的人必然不簡單,肯定不會在大事上犯糊塗,所以,馬尚生背後必然站著一人,肯定不是陳勤,因為是陳勤的話就不會多此一舉反問他,也肯定不是張林,他現在和自己的關係還不到如此巴結的程度,他的一個表態就夠了。想到這裏,張思文就想不通了,那會是誰在背後出的力呢?
剛才原本隻是想隨便問問愈彥知道不知道此事,但他無心插柳的一問,卻發現愈彥的反應不對了,莫非真的是他在背後布的局?他竟如此聰明!?
突然,愈彥的尷尬一笑,把張思文弄緊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