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子長嗩呐音樂研究(3 / 3)

八、子長嗩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子長嗩呐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作了許多挖掘、搶救和推廣工作。活動開展良好,水平迅猛提高,社會影響巨大,深得群眾好評。但存在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

1、子長嗩呐在民間音樂活動的主導地位開始動搖。海笛、西洋管樂,以及架子鼓、吊鑔、京鑼等樂器的參與,傳統的大嗩呐、疙瘩鑼逐步被拋棄。除氣勢恢弘的文藝演出中,子長嗩呐有著任何樂器不可替代的優勢外,在婚喪嫁娶、開張慶典的小型活動中的主導地位已開始動搖,瀕臨被取而代之的危機狀態。

2、傳統曲牌已無人問津。社會的快速發展,外來音樂的不斷滲透,現代音樂的蓬勃興起,喜愛傳統嗩呐音樂的人群逐年減少,年輕一代對傳統嗩呐音樂的淡漠,致使傳統曲牌的聽眾已寥寥無幾,其生存空間愈來愈小,將漸漸被人們遺忘。

3、藝人年齡老化。目前嗩呐藝人年齡老化嚴重,新的傳承隊伍還沒有很好的建立起來,如不盡快建立比較完善的後備人才培養體係,若幹年後麵臨失傳。

(二)對策

子長嗩呐是陝北大嗩呐的典型代表,是黃土高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民間文藝寶庫中一枝絢麗的奇葩,因此必須善加保護。

一是靜態保護:

1、進一步全麵深入的開展普查工作,徹底摸清子長嗩呐發生、發展的曆史變革,以及樂班、樂手、樂器、樂曲以價值等全部狀況。

2、將普查資料進行歸類、整理、存檔。

3、進一步深入開展理論研究工作,並把研究成果編撰成文本,予以出版。

二是動態保護:

1、確定10個樂班50名嗩呐手進行重點保護。

2、組建100人的嗩呐表演團。

3、在全縣各中、小學開展嗩呐普及教學,不斷培養新的嗩呐演奏人員,從根本上解決新形勢下子長嗩呐的傳承難題。

4、創辦以子長嗩呐為主要內容的“子長嗩呐職教班”,從人才、從演奏水平等多方麵提高子長嗩呐的藝術檔次。

5、建立以嗩呐製定、子長嗩呐表演等為內容的文化發展公司,加速子長嗩呐文化產業化發展。

6、建立子長嗩呐兩年一度的子長嗩呐藝術節,檢閱和促進了子長嗩呐的傳承和發展。

發掘、保護子長嗩呐,對陝北地域乃至全國的精神文明建設,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高群眾藝術修養,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麵,都將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相信不久的將來,堪稱陝北一絕的子長嗩呐,不再僅僅局限於紅白喜事,它將作為一個品牌,逐漸為全國人民所熟悉,吹遍陝北的山山水水,吹響祖國的大江南北,彰顯子長獨特的民間文藝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