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頭還樂嗬的說道:“時間,給我越多的時間,等到我爆發的時候,他們就越接受不了。同時,我多麼希望國民黨去打一下湖北啊,黎元洪,也不是個好東西。”
隻要不是北洋係類,在袁大頭看來,當然都不是好東西。
半個月,一個月。已經將拳頭緊緊的握在一起的袁大頭終於發飆了,下令段祺瑞為征南大將軍,以張勳武衛軍和北洋三個精銳師為主力的十幾萬人馬,分成三路大軍直撲南下。
張勳直奔南京,左路大軍吳佩孚蘇常二州,企圖切斷上海和南京的聯係,張鎮芳倪嗣衝大軍猛攻安徽。同時還有盧永祥在蘇州、曹錕在湖南等各處兵力,全麵撲向宣布獨立的各省各縣。
楊帥遠在青浦,都能感覺得到戰爭的硝煙,此時的楊帥,已經沒有任何讓革命獲勝的幻想了,他現在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如何才能保全更多的南方革命軍人。南方革命派,思想最接近西方的潮流,是當前推動中國進步強有力的資源,不能讓他們在這場荒唐的起義中做出太大的犧牲。
時間到了現在,楊帥到了現在,似乎已經不再是之前那個單純的楊帥,革命不革命什麼的,楊帥並不是那麼有立場,在他看來,誰能讓社會安定,誰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誰就是明主誰就是民主。
可以說,他的政治信仰,是天下百姓為基準的,而不是空喊幾句口號的事情。
“二次革命必敗亡,但看大總統欲滅天下異己,還是容納百川。”
每每有大事發生的時候,這個“允早”就會出來發一篇驚人的報道。此時,袁大頭剛下令全麵開戰,上海《華報》為主的許多報紙都幾乎同時刊登了這篇文章。
文章毫無疑惑的斷定,國民黨必敗。而文章討論的重點居然就是袁大頭會不會大開殺戒,平叛之後,是殺,還是隻追主要領袖,有沒有借這次暴動為名排除異己等等問題。
接著有些報紙立馬追跟報道,譴責《華報》,說大總統怎麼可能是那麼暴虐的人。而有的卻有毫無疑問的支持《華報》說你們等著瞧吧,革命失敗之時,就是血流成河之日。某體輿論,各有所說,而楊帥,則隻能無奈的說想道,自己能做的就是這些了,至於能不能讓少一點人遇害,就看天意了。
消極,這一次,楊帥是無比消極的。既不再頻繁的給南京各種建議,也不再積極備戰什麼。反而做足各種逃亡的準備,人事安排。先是呂國權的推薦書,然後又是一小撮經過呂國權提議,來自兩廣地區的老鄉,楊帥把他們推薦到浦東自己的產業上去。
就在這個時候,民國二年五月十七日,楊華衝衝忙忙的進來。
“團長,蘇州完了,嚴寬和鄭理雲軟禁了蔣幹事,通電取消獨立,盧永祥已經進蘇州城了。”
楊帥又驚又平靜,這兩個人會投降,太正常了。從一開始,這兩個人就是打著投機倒把的主意,現在眼見南方撐不住了,再不投降就晚了。
楊帥:“蘇州投降,北洋軍很快就到上海,陳英士,哼,不是我小看他,如果他沒有在意海上方向的話,讓袁大頭用軍艦運兵過來,他一天都扛不住。來人,給三鎮的長官快馬送信。”接著楊帥一個人留了一個信封。
楊華:“團長,你給他們寫的是什麼?”
“敵軍一到,就投降。”
“啊--?”
楊帥:“然後—我跟你,跑路。”
“少爺,我們去哪?”
“好你個大俠,稱呼變得快啊。我們去---菲律賓。”菲律賓,英屬殖民地,華人無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