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看,張作霖占據河南很可能是一招臭棋,如果他不出兵,那麼河南還是吳佩孚的地盤,吳佩孚當時是張作霖的盟友,盡管在南方占敗,但是還擁有相當的實力。以吳佩孚的力量來抗衡南方北伐的國民革命軍,無論如何都是可以抵擋一陣的,因為河南是吳佩孚下屬各軍的安身立命之地,不像對奉係戰鬥可以投降盟友,對南方國民革命軍他們一向沒有多少接觸,一旦失敗就將無處安身,因此必將死戰,戰鬥力會很驚人。如果吳佩孚抵擋住了南方,那麼張作霖就可以騰出手來專門解決馮玉祥,這樣馮玉祥的勢力就不會擴展這麼快,以當時張作霖的勢力,重新把馮玉祥打回原形也完全有可能。如此一來,張作霖就可以解決大軍南下時的後路威脅,整個北方局勢大為改觀,可惜的是,張作霖在利益的驅使下還是向盟友吳佩孚開刀了,雖然輕輕鬆鬆的獲得了河南地盤,卻守不住兩個月又全送給了死對頭馮玉祥,這是1927年張作霖下的一招臭棋。
同樣下臭棋的還有張發奎,糊裏糊塗的跟奉軍惡鬥一場,損兵折將那麼多,結果啥也沒撈著,回過頭來等於是送給了馮玉祥一個大禮。之後回到武漢,唐生智又安排他順江東下去與李宗仁的第七軍惡鬥,鐵軍碰鋼軍,那死傷有得大了,幸虧此時南昌起義爆發,張發奎趕緊借口追剿共軍南下去了。
馮玉祥撈足了便宜後,接下來還有更大的便宜等著他撈,真是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現在的好運氣已經從當年的吳佩孚身上轉移到了馮玉祥身上。這位老兄占據甘肅、陝西、河南之後,在北方又取得了閻錫山的諒解和支持,一時順風順水,勁頭十足。而北伐的國民革命軍此時一分為二,各自為自己的正統地位爭個不休,無論是武漢國民政府還是南京國民政府,都使足力氣拉馮玉祥加入自己的陣營,因為形勢擺在那兒,馮玉祥支持哪一邊,哪一邊就將勝出。那麼馮玉祥會支持哪一邊呢?他並不急著表態,而是先跟武漢國民政府的汪精衛會談,談的時候最緊張的就是南京的蔣介石了,簡直可以用提心吊膽來形容。那個時候,北伐軍蔣總司令盼望國民聯軍馮總司令簡直得了相思病,馮總司令也不能不賞臉,隨後就到徐州和蔣介石見麵了。蔣介石率領一般文武坐車提前一站迎接,此舉讓馮玉祥很受用。蔣介石為了拉住馮玉祥,除了汪精衛答應的條件不變,還大筆一揮,給了馮玉祥六百萬元軍費。要知道西北軍雖然作戰勇敢,可是打從成立起沒哪天不受軍餉的折磨,大冷天部隊沒冬裝又沒冬糧,真是苦極了。這六百萬銀元,買到的了後來馮玉祥對蔣介石的支持,為後來蔣介石下野後又能複出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