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柳禹誠(2 / 2)

但陽穀柳氏痛惜的地方並不隻有這麼一件事,事實上一直到今上年少的時候陽穀柳氏與黃城柳氏都一直有來往,隻是接下去就是陽穀柳氏最悔恨的一幕,雙方在二十幾年間為了一點小事都沒有來往,陽穀柳氏甚至不知道在西三府威名顯赫的柳鵬柳經曆就是自己的同宗,

一直等到柳鵬領兵西征聞香教,陽穀柳氏才知道自己的同宗成就了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才舉族來投。

但是當時柳鵬“大勢已成”,已經是名將如雲,甚至連趕來從龍的進士、舉人都有十幾位,這個時候陽穀柳氏過來投效柳鵬雖然是一件美事,但是今上也不可能為一幫窮親戚打破現有的利益格局,所以陽穀柳氏除了獲得今上嘉獎之外,隻是得到了一點照顧而已。

但是對於柳禹誠來說,這“一點照顧”卻是至關重要的緣故,讓他在每一個關鍵時刻都能脫穎而出,不然以他的資曆與功業怎麼會到今天這個地步。

當然這是外人的說法,柳禹誠親曆其事,知道很多事情的真相與外麵的流傳完全是兩回事,比方說陽穀柳與黃城柳為什麼二十多年不來往,但是他也承認今上的“一點照顧”在他的成長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一次的江寧守備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方方麵麵都有更合適的人選,但是挑來挑去還是都認為自己的方案是最佳人選,最後隻能讓柳禹誠出鎮金陵,大家表示江寧守備這麼重要的位置由宗室來坐鎮比較合適,總不能讓時錦炎借著南都絕色榜占了天大便宜。

但對於柳禹誠來說,這個江寧守備的位置仍然有很多美中不足的地方,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風鎮這支野戰大軍平時仍然直屬樞密院統領,即使是戰時他也隻有派遣之權,而且江寧守備轄境不過是六府二十七州縣,與時錦炎督撫三省全境不在一個層次。

但正因為有這麼多美中不足,他起了一個大早準備早點趕到江寧府赴任,用大蔥卷了兩個煎餅就問道:“今天的報紙找到了沒有?”

他的大兒子柳楚山趕緊答道:“爹,我已經按您的吩咐把江淮公報買過來了,這可是今天的新報紙!”

雖然在金華府的時候柳禹誠從來沒看過江淮公報這份江寧留守督撫署的官方公報,但是進入江蘇境內之後柳禹誠第一個要求就是讓自己的兒子與下屬用一切辦法去找江淮公報,自己要在第一時間看到江淮公報。

雖然幾個幕僚與柳楚山都認為江淮公報雖然是江寧留守督撫的官方公報,但是早已經不是當年的江南公報,根本是一張無足輕重的地方小報,但是柳禹誠仍然堅持自己的要求每天一起床就要看最新的江淮公報,所以每天柳楚山都要提早起床去買江淮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