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月牙泉(1 / 2)

鳴沙山下中軍大帳前,薛丁山英姿勃發的跨坐在馬上。對著三十萬虎賁軍誓師。士卒們高漲的情緒瞬間被帶起。一陣陣震耳欲聾的回應聲響徹天際。

隻聽見薛丁山繼續說道;“弟兄們,如今邊陲危矣。正是需要我們建功立業之時,保家國安定是你我共同的責任,今日休整一日,明日整裝出發,兵發安西都護府。”

“諾”一聲簡單幹脆的回答再次響徹天地。

入夜,中軍大帳裏。李元芳、薛丁山等眾人及一些將領圍坐在一起,拿出羊皮地圖攤開在桌案之上。薛丁山指著地圖對眾人說道;“諸位,我們明日從鳴沙山這裏出發,向西南方位行走。往南5公裏處,乃敦煌月牙泉,在那裏我們稍作停留,補足水源,然後繼續西行得橫跨過塔克拉瑪幹沙漠,然此地地形乃是流動沙漠,約一千公裏左右,按照我們此時的行程,需約十日左右就可完成,而後則需要走過戈壁灘才能到達安西都護府,我們都是首次來到此地,地形各方麵均不熟絡,所以具體行程不好說。”

薛丁山在認認真真的跟眾人說這後麵行軍的日程安排及路線,大家都非常認真仔細的聽著。眾人研討一番後,最終決定按照薛丁山規劃的這種線路走,則是最近的。要不然就得北上,而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西部的巴丹吉林沙漠 雖按照地形來說湖泊眾多但是耽誤行程不說,切經常發生沙塵風暴。所以權衡利弊以後,眾人一致推崇薛丁山的想法。

中軍大帳依舊燈火通明,此時隻剩下李元芳、薛丁山、李小白和孫靈兒四人,李元芳望著幾人說道:“此去安西,行程艱辛且危機重重。小白和靈兒出來遊曆隨大軍一同前行,也是極有益處。但是我想說的是,務必各位保證安危切莫意氣用事。”

李小白答道:“吐蕃作亂,我大唐子民危在旦夕。我們眾誌成城齊心並進,定能平定這安西之亂,元芳兄,此時你怎麼看?”

“哦!小白賢弟有如此遠見,也不愧為愚兄所欣賞,愚兄以為,我們務必保全行程上安危,待到大軍抵達安西,了解了實際情況以後,再從長計議,何如?”李元芳回答道

“時間不早了,夜了、諸位好生安歇吧!明日一早,我們一共出發”薛丁山說道

一夜無話,第二天當天還麻麻亮時,隻見駐紮軍營裏的士卒都已經開始忙綠著,拆帳篷、收拾兵器、打包行囊、喂馬、檢查馬車安全等等,分工明確,每個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帳裏的李小白被外麵的嘈雜聲吵醒,睡意全無。

走出大帳,看著各位士卒忙活的熱火朝天,臉上的欣喜絲毫掩飾不住。安西都護府麼?我們來了。直到現在他大致明白了為什麼長孫無忌讓他外出遊曆了,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拓寬人的眼界與思維,這才是最重要的。但李小白一直認為,雖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但行萬裏路,不如緊跟成功者的足步。之所以能有成就的人,身上都會有普通人達不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