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就業與創業(3)(3 / 3)

⑤要講誠信。就創業者個人而言,誠信乃立身之本,“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如不講信譽,就無法開創出自己的事業;失去信譽,就會寸步難行。誠信,一是要言出即從;二是要講質量;三是要以誠信動人。

(3)專業技術能力。專業技術能力是創業者掌握和運用專業知識進行專業生產的能力。專業技術能力的形成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許多專業知識和專業技巧要在實踐中摸索,逐步提高發展、完善。創業者要重視創業過程中知識積累的專業技術方麵的經驗和職業技能的訓練,對於書本上介紹過的知識和經驗在加深理解的基礎上予以提高、拓寬;對於書本上沒有介紹過的知識和經驗要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要詳細記錄、認真分析,進行總結、歸納,上升為理論,形成自己的經驗特色,積累起來。隻有這樣,專業技術能力才會不斷提高。

(4)交往協調能力。交往協調能力是指能夠妥善的處理與公眾(政府部門、新聞媒體、客戶等)之間的關係,以及能夠協調下屬各部門成員之間關係的能力。創業者應該做到妥當的處理與外界的關係,尤其要爭取政府部門、工商以及稅務部門的支持與理解,同時要善於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求同存異共同協調的發展,做到不失原則、靈活有度,善於巧妙地將原則性和靈活性結合起來。總之,創業者搞好內外團結,處理好人際關係,才能建立一個有利於自己創業的和諧環境,為成功創業打好基礎。

協調交往能力在書本上是學不到的,它實際上是一種社會實踐能力,需要在實踐活動中學習,不斷積累總結經驗。這種能力的形成:一是要敢於與不熟悉的人和事打交道,敢於冒險和接受挑戰,敢於承擔責任和壓力,對自己的決定和想法要充滿信心、充滿希望;二是養成觀察與思考的習慣。社會上存在著許多複雜的人和事,在複雜的人和事麵前要多觀察多思考,觀察的過程實質上是調查的過程,是獲取信息的過程,是掌握第一手材料的過程,觀察得越仔細,掌握的信息就越準確。觀察是為思考做準備,觀察之後必須進行思考,做到三思而後行;三是處理好各種關係。可以說,社會活動是靠各種關係來維持的,處理好關係要善於應酬。應酬是職業上的“道具”,是處事待人接物的表現。心理學家稱:應酬的最高境界是在毫無強迫的氣氛裏,把誠意傳達給別人,使別人受到感應,並產生共識,自願接受自己的觀點。搞好應酬要做到寬以待人。嚴於律己,盡量做到既了解對方的立場又讓對方了解自己的立場。協調交往能力並不是天生的,也不會在學校裏就形成的,而是走向社會後慢慢積累社會經驗,逐步學習社會知識而形成的。

(5)創新能力。創新是知識經濟的主旋律,是企業化解外界風險和取得競爭優勢的有效途徑,創新能力是創業能力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兩方麵的含義,一是大腦活動的能力,即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想象、獨立性思維和捕捉靈感的能力;二是創新實踐的能力,即人在創新活動中完成創新任務的具體工作的能力。創新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與人們的知識、技能、經驗、心態等有著密切的關係。具有廣博的知識、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熟練的專業技能、豐富的實踐經驗、良好的心態的人容易形成創新能力,它取決於創新意識、智力、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想象等。

上述五個方麵的基本素質中,每一項基本素質均有其獨特的地位與功能,任何一個要素都會影響其他要素的形成和發展,影響其他要素的功能和作用的發揮,乃至影響創業的成功。因此一個未來的創業者,不僅要注意在環境和教育的雙重影響下培養自己的創業素質,而且要重視其整體結構的優化,在創業實踐中不斷提高自我的創業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