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說服對方的語言藝術(2)(1 / 3)

表揚是消除不滿情緒的潤滑劑

我們公司小姚的長相確實叫人無法恭維,可自從結婚以後,沒過幾個月就變得“光彩照人”,簡直可以說是“沉魚落雁”了。

小姚在結婚前,因為自己長得不美,便產生了強烈的自卑感,從來不願刻意地修飾一下自己。

一年到頭,她總是穿那幾件式樣過時的衣裳,頭也不好好梳一下,更不要說什麼發型。

加上她同室的小陳又生得那麼美,越發形成極度的反差。於是,凡有人勸她打扮時,她都會沒好氣地說,“我天生是個醜人,反正再打扮也比不上小陳不打扮……”

在她的心裏,認定自己是屬於不適合打扮的人了。

結婚以後,她的丈夫究竟采用了何種說服方法,使她的思想發生變化的呢?據她自己透露,平時,當她穿了不好看的衣服時,她的丈夫什麼也不說,然而,當她穿了好看的衣服時,她的丈夫便會發出由衷的讚歎:“真好看!”同時,對她的發型與飾物也是如此。

漸漸地,原先心理上的自卑感跑到無影無蹤了,在心裏對自己的儀表充滿著自信。

我有個朋友在機修廠當車間主任,有一天,在車間發現幾個工人在打撲克,看見他這個主任來了也依然玩得起勁,沒有半點收牌的樣子。如果是別的領導,說不定就會將牌沒收並把工人斥責一頓,嚴厲些的可能還會給個什麼警告處分。

但是我這個朋友卻沒有那樣做,他不僅不指責他們,還笑嗬嗬地對那個贏了牌的工人說:“喲,你的牌技真不錯,下了班跟我打兩盤怎樣?”

應該說,上麵兩位說服者都很聰明,他們說服的共同之處是用表揚不用批評。

其實,他們兩者的說服對象都具有不願聽人勸告的前提,因此,若用批評的方法隻能導致對方更加不滿,而他們均用不禁止,隻用表揚的語氣勸說對方的說服方法,收到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沉默或許是最好的說服

調解說服的技巧很多,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技巧就是:沉默。

當對方犯有錯誤時,你不指責,也不傷害他的自尊,用“沉默”替代“批評”,這樣的說服方法多半有效。

我女兒上初中時的班主任姓方,別看這位方老師剛從大學畢業,人很年輕也沒有什麼教學經驗,但她教書育人的方法卻很有一套。

那時候,她與每一位學生的家長都建立了“聯係卡”。每周末,學生會將她寫好了的有關該學生在校表現帶給家長,周一又由學生將家長的回執帶回學校。

這種作法雖然加大了老師的工作量,但對促進學生德智體的全麵發展,增進學校與家庭、老師,學生及家長之間的溝通無疑是大有好處的。有一個周末,女兒回家後忐忑不安地走到我跟前,她有些猶豫地將方老師的“聯係卡”遞給我,然後低下頭,一言不發地絞著衣角。

我拿起“聯係卡”一看,乖乖!數學和化學都不及格!此刻,我真恨不得揍她一頓。

俗話說“望子成龍”呀,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息成大學生呢?然而,我沒有發怒,也沒有說一句指責的話,隻是用鏡片後的目光冷冷地看了她一眼,然後保持沉默,一言不發,心想,別指望這孩子會發達了。

第二個學期,女兒的學習進步得很快,不但平時好的課目保持了優秀,連數學和化學也趕了上來。

當我問她怎麼想的時,她說:“雖然當時方老師和你都沒有批評我,但我覺得比批評還難過,唯有奮發努力才能將功補過。更何況,學好了知識是自己的本錢。”

通過這個親身的體會,我發現對於有錯誤的一方,有時候不指責批評,采用一種沉默的態度,也是一種很有效的說服方式。

當然,遇到非指責不可的情況時,那就該另當別論。在這裏,我指的是對具有強烈自尊心的人,你若用沉默代替批評,等於給了他捫心自問、冷靜反省的機會,豈不是一種最好的說服方法嗎?

對他的不安給予承認

有一種人經常處於不安的狀態,這也不安那也不安,一年到頭都是一副不安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