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說服對方的語言藝術(1)(1 / 3)

告訴他“大家都這麼做”

平常,當市場上出現一種新產品,有時自己並不是急需,但聽到“不少人買了”,於是自己也會去買了來用。

由此看來,人很容易受到身邊人的影響。

“大家都這麼做”的說服方法就是針對人們的這一心理,以語言技巧來勸服別人。

這種方法往往收到不錯的效果,有時候,我們看到推銷商品的廣告,就是起到這個作用。

我的小侄子是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平時在家裏很不錯,可一到學校情緒就不好。

什麼原因呢?再三詢問才找到症結所在。

原來一到學校,他就非常在意周圍同學對他的看法,於是左不是右也不是,幹脆就消沉起來。

我的小侄子並不是很調皮搗蛋,成績不好也不差,平常得不到表揚也不挨什麼批評,如此一來,便很少有表現的機會了。

最近,他的老師想了個法子,給他換了個座位,把幾個平時有著良好表現的學生安排坐在他的周圍,當這些同學做了好事受表揚時老師就會強調一句“坐在××旁邊的……”

如此一來,我的小侄子漸漸變得活躍了,由於“大家都這麼做”,他自然也要做囉。

總之,“大家都這麼做”的說服方法在很多時候,很多場合都很管用,當對方不願接受你的說服時,你不妨找出比較充分的實例、剖析做與不做將可能產生的不同後果,並明確告訴對方:大家都這麼做。

說服真正的“掌權人”

某家電城的營銷經理是我的朋友,他在與百貨商店家電櫃組做生意時碰到這樣一件事:他們家電城與這個家電組的交情一直不錯,已經是老客戶了,家電城的經理和業務員與這個家電組的人員混得都很熟。所以,我的朋友認為這次的家電生意肯定也會做得很順利。

誰知事出意外,就在我的朋友正準備去廠家提貨的時候,那個家電櫃組的負責人慌慌張張地跑來對我的朋友說:“經理呀,可不得了啦!不知什麼原因,我們領導不同意從你們這裏進貨。”

經過暗中訪查,其實兩天前百貨商店的經理還表態說:“隻要質量不錯,進貨渠道由櫃組自行決定。”然而後來又突然變卦說;“總覺得家電城的貨……”

這是怎麼回事呢?家電城的貨沒出現質量問題,雙方也沒有什麼矛盾,這使我的朋友感到很納悶。

我朋友到我這裏來訴苦,我聽完他的介紹後就猜想問題是否出在商店的一般幹部身上,我的朋友經我這麼一提醒,眼睛一亮地拍著腦袋說:“唉呀,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果然不出所料,原來這家商店的“真正掌權人”竟是“調配科”新來的科長。

這位科長見下麵櫃組不跟他打招呼便私自進貨,心裏很不滿意,於是在商店領導麵前散布家電城的壞話。

後來這件事自然是擺平了。但是通過這件事我朋友意識到,其實一個單位的主要領導有時候未必在每個方麵都獨攬實權,有時候某一方麵的實權往往常握在一般職員的手裏。

由於這些人玩弄著手中的權力,使得社會人際關係變得更為複雜。

看起來,當你與一個單位打交道時,有時候並不是這個單位的主要領導點了頭就算數的,你必須了解到誰是這個單位的真正“掌權人”,你隻有說服這個真正的實權派人物,才能把事情順利辦成。也就是說,要想說服某個單位的某個人物,首先要了解這個人經常接誰的意誌行事,然後先去說服這個人,如此一來,你的說服才可能成功。

若想說服他,先說服他背後的人

美國有一家航空公司,因為乘客太少感到非常苦惱。

經過調查,了解到乘客之所以不願乘坐飛機,主要原因是害怕發生空難。

於是,這家航空公司作了大量宣傳,主要是宣傳飛機的安全係數。

但是,效果還是不理想。

不得已,航空公司請來了深層心理學家迪西特先生,迪西特先生便對可能搭乘飛機的人們進行了一項心理測試,讓他們進行想像發生空難死之時的情景。測試結果表明,在空難發生的那一瞬間,這些人腦海裏並不是自己的“死”,而是擔心家人怎樣才能接受空難這一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