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個性魅力(1)(3 / 3)

馬雲認為,管理和控製一家公司是要靠智慧而不是股權,中國太多企業因為強調控股權與控製權,而最終陷入利益爭鬥,影響了公司發展。

馬雲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對於精英人才,馬雲不惜血本地吸引其加盟,例如,僅加盟阿裏巴巴一年的衛哲,馬雲給了他1.06%的股份。阿裏巴巴一上市,衛哲就坐擁了14億港元財富超過盛大總裁唐駿成為賺錢最多的職業經理人。

對於蒙牛董事長牛根生評價說:“馬雲財散人聚的能力不比我老牛差。我是阿裏巴巴薪酬委員會的主席,我發現馬雲大手筆分錢的能力非常的強。這就是他的分享能力,所以財散就能人聚。”

很多業內人士也絲毫不但心因為股權的稀釋而影響馬雲的領袖地位。比如,神州數碼CEO郭為認為:“馬雲在阿裏巴巴的影響,無論是在員工還是在股東都不是因為股權而是他的領導力。馬雲是一個傑出的領導者,戰略製定和影響力都非常優秀。

馬雲認為,在公司,人們之所以去聽誰的,不是因為這個人是CEO,是什麼長什麼主任,而是因為他說得對。這就要求一個企業領袖要有過人智慧、胸懷和眼光,以駕馭企業,而不是手中有多少股票。馬雲說:“如果自己我發現我是控製這個公司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會因為你控股,覺得跟著你沒有前途。這就會出現一批烏合之眾跟著你。就我手中的股份,我是不足以駕馭的,因為我並沒有控股,我擁有的股份大概也隻有10%左右的比例。我們也不允許任何一個股東或者任何一方投資者控製這個公司。我覺得這個公司需要把股權分散,管理和控製一家公司是靠智慧。”

馬雲俠客式“財散人聚”的做法,既讓員工分享了他的成功,也讓公司得到了更大的發展。每個網絡公司的上市都是一次造富運動,但阿裏巴巴的上市卻是一次與眾不同的造富運動。阿裏巴巴上市不造首富造群富,馬雲不追求個人巨富而追求員工共富。堅持團隊集體控股和公司全員持股,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實現了個人創業和整體發展的和諧,體現了馬雲的胸懷和境界,創造了古代俠義精神的現代版。從中,我們可以看見一個偉大企業家的端倪。

3.新儒商馬雲的獨特魅力

“今天我唯一可能擁有的長處,就是我比大家容納得多一點。”

——馬雲

作為現代企業之“主將”的現代企業家,其素質的高低決定了企業的成敗與興衰,作為企業之“將”,現代企業家同樣應注重自身素質的全麵修養。但是,在現實中,五德俱全的企業家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高明的企業家最為注重自己的實力、胸花、眼光修煉。馬雲就是這樣一位企業的領導者。

對此,馬雲說:眼光、胸懷、實力,做任何的企業,其實都要做這三件事。企業家做人也是要做這三件事情。這是我跟金庸探討《笑傲江湖》的時候,探討出來的一些觀點。何為笑,何為傲?什麼人能笑,什麼人能傲?有眼光、有胸懷的人就能笑傲江湖。你想傲,你一定要有實力,人家一個巴掌打過去,你滾出5米之外,你再傲也沒有用。所以要想“笑傲江湖”,就要做到眼光犀利、胸懷開闊。”馬雲認為,隻有當一個人有眼光,有胸懷,有實力的時候,這個人才能夠馳騁江湖,無往不勝。

首先,我們先說一說眼光。眼光代表閱曆,代表經驗,代表能力,代表智慧。有著與眾不同的眼光,因而有著與眾不同的成功。

馬雲認為,眼光對於管理者來說很重要,你的財富就在你所看到的地方;如果你的眼光在你出生的地力或者你生活的地方,那你的財富就在那裏,也許是上海、北京、廣東;如果你的眼光在中國,你的財富就在中國;如果你的眼光在世界,你的財富就在全世界。眼光看得長遠,不僅表現為視野開闊、萬事看大。還體現在超前思維意識上。通過追溯曆史,觀察現實,預測將來發展,是否對自己的利益形成弊害,從而再擬定必要的決策與未來相呼應,達到自己的目的。

在商界競爭中,隻那些有眼光、有洞察力的企業家才能透過事物的現象而抓住事物本質,把握機會,才能成為這一行業的帶頭人。

成功離不開管理者的獨特慧眼。其實,聰明的經商天才們並不等於說是高智商,他們隻不過是眼光敏銳頭腦機靈,善於觀察分析商業中的資訊,然後加以利用罷了。信息、機會把握、膽識、謀略、不動聲色的實施和靜觀其變的理智,這些是商戰的另一個境界。

管理者必須是一個“觀潮”高手。大海的潮起潮落,是其本色;市場的潮起潮落,是其特征。商潮有時是捉摸不定的,毫無規律可言。何時升溫,何時降溫,下一步會出現什麼潮,誰也說不清。商潮雖然孕育著風險,但又是商業機會。在商潮麵前,生意人不僅要成為迎濤搏擊的勇士,而且要成為觀察分析商潮的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