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歐洲的最後一戰 第三節 希特勒自盡(2 / 3)

4月28日,蘇軍第1白俄羅斯方麵軍已經逼近柏林中心城區,距離希特勒的總理府僅有幾條街的距離。

焦急的希特勒打電話給凱特爾,詢問道:“急盼柏林解圍。海因裏希的部隊在幹什麼?溫克在什麼地方?第9集團軍怎麼樣了?溫克什麼時候能與第9集團軍會師(來解救柏林)?”

德國總理府地堡中的每一個人都在守候著希特勒所說的3支部隊,特別是溫克所部的進展情況。

地堡裏的人們注定是等不來任何一支部隊了。第9集團軍在朱可夫所部第1白俄羅斯方麵軍,以及科涅夫所部第1烏克蘭方麵軍的聯合碾壓下,大部分官兵被殲滅在柏林東南的森林中,僅有2.5萬名官兵和幾千名平民成功突破第1烏克蘭方麵軍設立的3道防線,與第12集團軍會合。

這兩個集團軍會合後,溫克和布賽都不打算去援救柏林,這是因為他們非常清楚,帶著一支連武器彈藥都不是很充足的部隊去攻擊蘇軍坦克軍團,基本等於送死。

柏林北麵,曼特菲爾麾下第3裝甲集團軍,抵擋不住羅科索夫斯基第2白俄羅斯方麵軍的攻勢,被迫向西邊打邊撤,維斯瓦集團軍群司令海因裏希也跟著曼特菲爾一起撤往西方。此時,這兩位德國將軍根本就顧不上柏林,他們打算搶在蘇軍合圍他們的部隊之前,趕緊逃過易北河,去向美英盟軍投降。

既然溫克、布賽、曼特菲爾和海因裏希都不打算援救柏林,他們自然也不會再發送什麼消息給德國總理府。

地堡中的人們等來等去也等不到救援部隊的消息,這令他們異常恐慌。當援兵毫無消息時,希特勒的秘書鮑曼晚上8點給德國海軍鄧尼茨發去一封求援電報,電報中說:“掌握軍權的人不但不敦促軍隊前來解圍,反而保持沉默。叛變似乎已經代替忠誠。我們仍然守在這裏。總理府已成一片廢墟。”

不久後,鮑曼又給鄧尼茨發去一個電報:

舍爾納、溫克等人必須火速前來解圍,以證明他們對元首的忠誠。

德國海軍元帥鄧尼茨想必不能理解,為什麼鮑曼會發電報給他來詢問陸軍的事情,於是,德國海軍派駐總理府的代表福斯海軍少將給鄧尼茨打去一個電報,說德國總理府與陸軍的一切聯係都被切斷,他希望海軍的無線電能夠提供一些陸軍的消息。

1個小時以後,德國總理府總算是收到一些外界的消息,不過這個消息並不是關於德國陸軍動向的,而是關於德國黨衛軍頭子希姆萊的。

德國宣傳部收聽英國廣播公司的廣播時,得悉一個驚人的消息:希姆萊瞞著希特勒,與瑞典的伯納多特伯爵進行了多次秘密談判,他並且還簽署了一份投降書,打算讓西線德軍向艾森豪威爾投降。

當希特勒聽說對他絕對忠誠的希姆萊,居然瞞著他私自與西方談判並且還打算投降時,他怒不可遏,發了好大一陣脾氣,他對他的部下說,他所遇到的所有叛國行為中這個是最嚴重的。

希姆萊在希特勒尚未自盡時就火急火燎地簽下投降書,而且西方國家居然還直接把這個秘密協定給公布出來,他的這個草率行為看起來馬上就要給他帶來災禍了。希特勒打算毫不留情地除掉希姆萊。

隨後的晚間會議上,魏德林向希特勒報告蘇軍最新的進展情況,他說蘇軍正在攻擊國會大廈,不久就會到達總理府,守軍的狀況非常糟糕,所有的武器、糧食和軍需供應站都已陷入敵手,再過兩天,他的部隊就會彈盡糧絕,無法再戰。

魏德林說完戰場的形勢,便提議從柏林突圍出去,他早已製定詳細的計劃,並把他的計劃念了一遍。戈培爾認為突圍計劃純屬異想天開,而德國陸軍總參謀長卻認為值得一試,當然,是否突圍需要由希特勒來決定。

希特勒對突圍行動並不感興趣,他問魏德林:“突圍若真的成功了又能怎樣呢?這隻不過是從一個鍋底掉入另一個鍋底罷了。我作為元首,難道就睡在田間,或某農莊裏,坐待末日不成?”

德國元首的意思相當明確,與其突圍出去被盟軍或者蘇軍抓捕,他還不如像個烈士那樣死在德國總理府。

魏德林的突圍計劃沒有獲得通過,他隻好返回前線繼續指揮戰鬥。希特勒離開會議室後,便去看望腳部負傷的格萊姆,女飛行員萊契正好也在那裏。

希特勒坐在格萊姆的床邊,將希姆萊背叛他的事說了出來,然後,他委托萊契和格萊姆為他做兩件事:第一件事,他要求萊契駕駛飛機把格萊姆帶至萊希林機場,在那裏組織機群,轟炸正在進攻德國國會大廈的蘇軍;第二件事,他要求格萊姆以他的名義將希姆萊作為叛國賊加以逮捕,他說一個賣國賊是不能繼承他的位子當元首的,他讓格萊姆和萊契無論如何也要阻止希姆萊繼承他的位子。

格萊姆忍著痛與萊契鑽進一輛裝甲車,來到勃蘭登堡門附近的一個簡易機場。他們登上一架教練機,萊契駕駛著它騰空而起。憑借著高超的駕駛技術,萊契成功地帶著格萊姆飛離一片火海的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