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歐洲的最後一戰 第二節 攻克德國國會大廈(1 / 3)

1945年4月27日夜,蘇軍第1白俄羅斯方麵軍的5個集團軍,已把柏林市中心所在地——蒂爾加滕沙洲團團圍住。在它的東南麵,是別爾紮林所部第5突擊集團軍的3個軍;南麵,是崔可夫所部第8近衛集團軍的2個軍;西麵,是波格丹洛夫的第2近衛坦克集團軍和佩爾霍羅維奇的第47集團軍;北麵,是庫茲涅佐夫所部第3突擊集團軍的2個軍。

此時,守衛柏林城區的德軍部隊,逐步撤退至蒂爾加滕沙洲組織防守。德軍最重要的防禦陣地蒂爾加滕沙洲四麵環水,位於北麵的施普雷河與南麵的蘭德維爾運河之間,形狀酷似一個超大號橄欖球,兩個尖角分別指向西北和東南,這個沙洲長約8公裏,寬2公裏。德意誌第三帝國主要的政府機關,包括帝國辦公廳(其中有希特勒的總理府)和國會大廈(斯大林指定的象征德國法西斯的標誌性建築),以及最重要的德國元首希特勒,都在這個沙洲裏。

守衛蒂爾加滕沙洲的部隊,有元首警衛隊、第18裝甲步兵師、黨衛軍“諾爾蘭德”師的主力,以及一些退守到這裏的海軍和其他被打散部隊的殘部,這些負隅頑抗的德軍打算憑借堅固的大樓,監視四周的地形,並用凶猛火力控製沙洲對麵的河岸,阻止蘇軍進入柏林中心城區。

4月28日,蘇軍幾個集團軍全部把部隊壓到施普雷河與蘭德維爾運河的河岸邊,為強渡河流做著準備。在進攻開始之前,蘇軍各支部隊接到這樣的命令:“不要心疼炮彈,也不要節省子彈,迫擊炮彈和手榴彈要敞開打。”

圍攻柏林市中心的蘇軍部隊忠實地執行了上級的命令,他們把各種口徑的火炮,從小口徑的反坦克炮到威力巨大的要塞炮,比如203毫米口徑的重型榴彈炮,全部都拉到陣地前沿,這些火炮的用途是直瞄射擊,摧毀一切擋路的建築物和德軍部隊。就連並非對點攻擊武器的“喀秋莎”火箭炮,也在煙幕和煙塵的掩護下被拉到河岸邊,被用於對德軍防禦陣地進行覆蓋式轟擊。

蘇軍在發起強渡施普雷河和蘭德維爾運河的戰鬥之前,按照慣例,先給河對岸的德軍送去大量炮彈和航空炸彈。德軍對蘇軍的套路早已非常熟悉,他們躲入各種地下防彈洞裏,靜靜地欣賞蘇軍的“煙花”表演。

待蘇軍的炮火停歇,德軍立即進入預設陣地,壓好子彈,準備好手榴彈,準備迎接蘇軍的進攻。

蘇軍正式發起攻擊時,他們渡河攻擊的方式多種多樣,比如,有的蘇軍部隊發現,己方的炮火已經將對岸的德軍壓製的抬不起頭來,就立即組織善於遊泳的戰士直接遊過河;有的蘇軍部隊發現,一些下水道和地鐵線路正好可以通向蒂爾加滕沙洲,就利用這些通道悄悄地摸到德軍防線的後麵;還有的蘇軍部隊則乘坐著橡皮艇和小木舟,借著彈幕、煙幕和炸彈揚起的灰塵的掩護,渡過河流。

在有的河段上,即使德軍的火力點能夠短暫的壓製蘇軍的渡河攻勢,他們也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被蘇軍的直瞄炮火炸成碎片。總的來說,蘇軍的絕大多數部隊沒費多大力氣就順利攻入蒂爾加滕沙洲。不過,渡河成功之後的蘇軍部隊由於不能得到重火力的直接支援,攻擊速度並不快,這就需要蘇軍的坦克和自行火炮部隊迅速渡河,來協助步兵進攻。如果要讓坦克和自行火炮渡河,可以使用的方法有使用現成的橋梁、架設浮橋和輪渡。本來直接使用橋梁對蘇軍來說是最便捷的方法,但由於沙洲附近的橋梁幾乎都被盟軍或者蘇軍炸斷,或者被德軍自己炸毀。蘇軍應當使用的最佳渡河方案,似乎隻能是架設浮橋,但凡事總有例外。

距離德國政府辦公大樓和德國國會大廈最近的、位於蒂爾加滕沙洲北麵的第3突擊集團軍,和蒂爾加滕沙洲南麵的崔可夫第8近衛集團軍就不需要架設浮橋。因為這兩個集團軍的攻擊河段上,正好還有未被摧毀的橋梁,他們隻需奪取橋梁,就可以讓坦克部隊和自行火炮部隊直接過河,協助步兵進攻。

在第8集團軍麵前的蘭德維爾運河上,第79近衛步兵師第220團的進攻地段上,有一座拱形大橋躲過了美英盟軍飛機的轟炸、蘇軍飛機的轟炸以及德軍自己的爆破,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崔可夫命令第79師師長務必奪取橋梁,加快第8近衛集團軍的進攻速度。

第79近衛步兵師想要攻擊的這座大橋叫作波茨坦橋,它本來是作為德軍撤退通道而被保留下來,所以德軍指揮部特別指派黨衛軍“諾爾蘭德”師的丹麥誌願軍戰鬥群,和挪威誌願軍戰鬥群來防守該橋。

德軍為了守住這座對他們自己來說至關重要的大橋,著實花了一番功夫來布置防禦陣地。他們在橋梁下麵靠近水麵的地方,構築很多隱蔽火力點,位於河對麵大街上的蘇軍大炮根本就打不著它們,而蘇軍坦克和步兵攻上橋梁時,德軍的反坦克炮和機槍卻能非常從容地把蘇軍解決掉。

4月28日一整天,第79近衛步兵師都沒有拿下波茨坦橋。28日夜間,蘇軍通過往河裏扔裝有刨花的麻袋的辦法,製造蘇軍企圖強行橫渡的假象。黑暗中,不明情況的德軍指揮官命令所有的火力點一齊開火打擊蘇軍,蘇軍偵察兵借著武器開火帶來的閃光,摸清了德軍的火力配置情況。

4月29日清晨,蘇軍炮兵將大炮抵近河岸,按照昨夜偵察兵提供的情報,通過直瞄射擊將德軍暴露出來的火力點全部摧毀,但是有幾輛德軍“虎”式坦克,由於隱蔽在縱深防禦工事中,沒有被偵察兵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