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秦如歌的試探(1 / 2)

“朕的這篇《喚龍術》卻是不適合靜坐修煉了,所以朕準備出去遊曆一番。”秦如歌繼續話鋒一轉,道:“李龍,朝中一切政務、軍事,朕授你專斷之權,南宮星雨,朕離開的這段時間,你坐鎮神都,震懾外敵,朕已將《養龍術》一篇傳給了秦宇,你有時間多替我指導一番罷。”

“是,臣遵旨。”一國字臉的大臣,眼中精光一閃,躬身拜道。

“陛下放心就是,武國上下已是鐵板一塊,任誰也翻不起大浪來。”南宮星雨微微頷首,道:“二皇子秦宇身具地、玄兩靈脈,修煉自不會太差,陛下放心就是,三十年之後,定等替陛下取得龍骨刀。”

此話一出,就連李龍也是一陣側目,畢竟五天前,武皇親至取張家祖刀之事,雖流傳版本極多,但最終都是被一個張家的少年所阻,還有了所謂的三十年之約,心中自然好奇不已。

“取刀?據我觀察,那刀並不是普通龍骨所鑄,就算現在給我,也不好吸納其靈性,我原本以為張家隻是因緣際會得了一把好刀,他們既稱祖刀,那這張家來曆就有些讓人捉摸不透了,若是背後在牽扯出一些強大的人物來,倒是不目前我所願意見到的,所以用了這權宜之計,那少年提出要賭,朕也樂意順水推舟。”秦如歌似在思索,半晌後才說道:“秦宇雖然天資不錯,但心氣太傲,先銼銼他的銳氣再說。”

“陛下放心即可,臣自會全力教導二皇子。”南宮星雨躬身說道。

“恩,這是一塊禦龍符,其中含有我全力一擊,若有強敵來犯,你用靈氣催動即可,不過隻能使用三次,你好生保管。”秦如歌伸手摸出一塊龍形玉佩,擺了擺手說道。

南宮星雨接過玉佩,小心翼翼的退出了大殿,顯然秦如歌還有事要單獨交代此人,不由得對這位大人多看了幾眼。

“聽說你曾遊學天下,給朕講講北漠罷。”秦如歌靠在椅背上,眼睛望著虛空,一副神遊天外的模樣。

“北漠之地氏族極多,可以說是一盤散沙,其中最具實力的三大氏族,分別是王氏、公孫氏、拓跋氏,王氏占據著一塊綠洲,部族算得上分豐殷,倒是不必像其他部族一般過著刀口舔血的日子,所以前去投靠者,絡繹不絕,人數自然是三大氏族中最多的,公孫氏善於養馬、鑄鐵,所養之戰馬,日襲千裏,所鑄兵器,寒光奕奕,均是不凡,而拓跋氏族之人,卻是天生神力,武力超窮。”李龍似乎根本不為所動,每字每句都說的鏗鏘有力,大殿之上回聲不斷。

“王氏?公孫?拓跋?”秦如歌輕聲念著,隨即問道:“那你認為這三族,誰最有可能統一北漠?”

“王氏雖然部族最多,但多數卻是唯利是圖之人,公孫氏雖然兵強馬壯,據說公孫氏族的族長,眼界太過狹小,猜忌之心太重,而且見小利而亡義,所以難成大事,拓跋一族,尊崇強者,若在之前,必然能夠統一北漠。”李龍長歎一聲,道:“幾年前,北漠中似乎出現了一個叫做火雲教的勢力,詭異而強大,現今已撮合了王氏和公孫兩族聯盟,共同抵擋拓跋的蠶食,如此一來,形式卻有些撲朔迷離了,臣不好判斷。”

“火雲教?聽這名字,倒是有點像修仙門派?”秦如歌略一沉思,道:“看來北漠之地,也並不簡單。”

“陛下,北漠荒涼至極,加之北漠民俗彪悍,人人皆可為兵,不好硬攻,而我國有荒城為塹,自保已是無礙,再施以計謀,令北漠部族相互殘殺,陛下坐收漁翁之利即可。”李龍神色一動,道:“陛下說起修仙門派,臣倒是想起一個傳說來,北漠有天刀,得天刀者,統北漠,隻是這麼多年來,卻從未見過此刀現身,所以多半是謠傳。”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